5G時代,終端是非常重要的一環,終端形態、終端進展、終端生態都是值得探討的話題。近日,在GSMA舉辦的“2018北京創新論壇”上,中國移動終端公司副總經理汪恒江講述了他對未來5G終端發展趨勢的看法。
中國移動在3G/4G時代對終端成熟和普及都做出了重大貢獻,中國移動終端公司也起到了很好的市場導向作用。最近中國移動發布了一個轟動業界的5G終端先行者計劃,并計劃2019年推出自主品牌的終端。在終端方面,中國移動做出了許多努力,進展迅速,但是目前看來,挑戰與機遇并存。
5G終端面臨三大挑戰
汪恒江長期從事終端相關工作,談起目前5G終端面臨的挑戰,汪恒江表示,商用初期,終端發展往往是比較艱難的,所以中國移動在2008年得到牌照后,于2010年成立終端部。具體而言,5G終端的挑戰有三個方面。
一是技術能力要求高。5G終端在發展初期會面臨很多問題,如5G的大帶寬從幾十兆、幾百兆到Gbps,這樣的處理能力對終端芯片要求非常高,技術的成熟需要一定的時間。
二是產業方面的挑戰。運營商的網絡建設需要考慮產業規模。如運營商計劃投入基站的數量取決于聯網的終端數量,而終端價格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芯片,芯片價格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規模。因此5G在2019年預商用面臨產業規模化的問題。
三是應用挑戰,雖說5G終端多形態化,但是手機可能是較早普及的終端。在多樣化的終端上運行什么樣的應用也是需要思考的問題。如無人機等產品,能否找到相應的行業應用,也值得思考。
如何應對這些挑戰,汪恒江表示,中國移動會發布了5G終端先行者計劃,而且即將發布相關5G終端技術方案,5G終端的成熟需要按照產業方向進行規劃,希望2020年能有芯片終端上市,推動產業成長。
5G終端未來想象空間巨大
與5G一樣火的另一個詞是人工智能。汪恒江表示,在端側的人工智能進展很快,但是端側一直都有功耗和電池的限制。中國移動近期在做質量評估報告,有些人工智能芯片能夠達到4T的計算能力,目前看來,端側的人工智能在4G時代已經具備了圖像識別的能力。
5G時代終端會發生什么變化呢?假如帶寬成本是0,網絡延遲為0,原理上端側、云側、邊緣側三個點的計算能力可以任意布局,有些能力就不用部署在端側,而是可以部署在邊緣和大云上,如果成本足夠低的話,手機就會變成瘦終端,未來三到五年,手機側會發生很多變化,人機接口、屏幕投射方式、聲音收集和發出等都會是端側比較重要的變化方面。
5G高帶寬場景下,終端可能會進一步的多形態化,需要運營商做好終端用戶的體驗,起到輻射帶動的效果。5G時代,在入口側,終端廠商和操作系統以及平臺廠商有相當的機會。不過危機與機遇并存,終端企業還應做好端到端服務,未來云、邊緣、平臺方面的爭奪會異常激烈,未來三到五年,整個生態系統會發生新的變化,會有很多新興力量加入,孕育更多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