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經濟之聲報道,安全廠商金山正在移動互聯網行業攪起一場波瀾。由于新產品手機毒霸可以攔截各種APP應用內置的廣告,遭到多盟、觸控科技等大小19家App開發商和廣告代理商聯合抵制。
APP應用廣告是移動互聯網產業鏈和開發者的重要收入來源,但目前也存在大量強制推送、騙取流量等方式的惡意廣告,嚴重影響用戶體驗和產業發展。金山大戰APP應用廣告商聯盟,孰是孰非?又將如何收場?
這兩年國內移動互聯網的繁榮讓用戶激增,也讓App應用開發者蜂聚云涌。但由于競爭激烈,多數開發者都在做免費應用:需要通過移動廣告代理商在應用中植入廣告獲取收入。
移動廣告按性質分三類:一種是banner廣告,把廣告橫幅鑲嵌在應用程序界面中;一種是“積分墻廣告”,常見于游戲程序,用戶通過點擊接收廣告獲取積分等獎勵。爭議最大的是通知欄廣告,一般在手機界面中自行彈出向用戶推送廣告,也被視為惡意廣告。
這次19家移動廣告商聯盟代表之一多盟COO張鶴說:惡意廣告人人喊打,但這次金山對所有形式的廣告進行不同攔截的行為,不能接受。
張鶴:我們發現我們所有廣告,金山都進行了不同程度的攔截。對我們收益影響并不大,但這是個原則問題。
金山CEO傅盛對此回應說,金山只給用戶提供工具,是否屏蔽廣告的選擇權在用戶。況且有些廣告確實傷害用戶體驗:
傅盛:沒有對廣告性質本身做出判斷。而是用戶覺得哪個廣告不好,可以選擇關掉。有的廣告特別大,比如玩個賽車,你都看不到前面有車。
張鶴說,移動廣告市場確實良莠不齊。但金山不能拿用戶體驗說事,干“一刀切”的買賣。
張鶴:他們覺得客戶不喜歡某本雜志上的廣告,上去把廣告撕了再賣雜志,無論是賣雜志的,還是廣告服務的,都是不能接受的。
傅盛說這種說法看似有理,但個別違規廣告會觸碰安全廠商的底線:
傅盛:用戶下載APP的時候,沒有告訴用戶有20多廣告插件,獲取用戶位置信息或者通訊錄啊。用戶沒有知情權的時候,就沒有選擇權。
數據顯示,2011年中國手機應用開發者實現盈利的僅占13.7%,主要以廣告獲利為主。眼下國內移動互聯網規模已處在爆發臨界點:一方面,廣告收入可以刺激產業繁榮;無序和不加保護的競爭,則會傷害產業發展。
今年5月,奇虎360曾組織開發者、廣告商探討攔截和界定的標準;金山也表示將在不久后根據用戶反饋,重新界定和標準。眾多移動廣告聯盟也在這個方面努力嘗試。
但互聯網評論人王煜全說,安全公司和廣告商、開發者本是同一產業鏈條的平等參與者,眾多“江湖標準”一旦沖突則形同虛設。因此統一的惡意廣告與安全廠商職責邊界亟待明確。
王煜全:這反映出產業規則缺位。按理說,規則由政府主導是最好的,但互聯網產業技術變化很快,政府往往在跟進技術和制定規則上相應之后,這種時候行業協會更好地把握行業發展,制定規則會更好一些。
特別提醒:本網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若本網有任何內容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系我們,本站將會在24小時內處理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