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定可靠的SAR數據可服務于海洋環境監測與權益維護、災害監測與評估、水資源評價管理、氣象研究及其他多個領域,是實施海洋開發、進行陸地資源監測和應急防災減災的重要技術支撐。目前,我國商業SAR數據大部分依賴進口,國產SAR衛星市場尚處于藍海階段,未來具備無限商機。
布局SAR遙感新方向
時空道宇未來將提供高更新頻率、多波段、多極化的SAR數據。
未來,時空道宇將布局SAR遙感新方向,通過提供高更新頻率、多波段、多極化的SAR數據,解決國內商業SAR數據又少又貴的痛點,促進SAR在智慧城市、交通基礎設施監測、商業智能分析、海洋監測、災害監測與評估等領域應用的快速發展,并為未來出行賦能。
除此之外,SAR衛星的加入,將豐富時空道宇現有衛星產品的類型,更好地滿足商業衛星市場的需求。

時空道宇SAR衛星概念圖
踐行顛覆性創新
喬布斯重新定義了手機,我們也應該重新定義新時代的衛星。
2021年04月27日11時20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六號火箭,成功將齊魯一號等衛星送入太空,衛星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齊魯一號衛星由中科院微小衛星創新研究院研制,是其成功發射的第63顆衛星,也是其成功發射的第一顆SAR衛星。
時空道宇高級副總裁劉勇,在中科院任職期間,作為齊魯一號衛星的總設計師,曾經深入參與這顆SAR衛星的研制過程。在從事衛星設計時,他致力于以“顛覆性的創新設計”重新定義新時代的衛星。他認為,“喬布斯重新定義了手機,我們也應該重新定義新時代的衛星。讓人們看到,原來衛星還可以這么做”。
他曾經主導研制的這顆齊魯一號衛星是我國第一顆Ku波段的高分辨率輕小型SAR衛星,采用輕型反射面天線,最高分辨率達0.5m,具有條帶、聚束、滑動聚束多種成像模式,整星重量約150kg,充分實踐了顛覆性創新的理念。

齊魯一號衛星 圖片源于網絡
商業航天新征程
衛星不僅是滿足國家需求,也將更好地服務于人們的日常生活。
2018年底,作為國家973首席、中科院當時最年輕的衛星總師,劉勇帶領部分核心人員投身商業航天,為商業衛星的崛起而拼搏。他認為,低成本的商業衛星能更好地滿足大眾需求、走進社會生活,這也是商業航天發展(17.68 -1.94%,診股)和技術創新的要求和必然趨勢。
經過兩年多的時間,時空道宇完成了低軌導航增強雙星研制出廠,遙感AI衛星產品發布,形成了覆蓋10公斤級至噸級的衛星平臺產品體系,實現從星座設計、整星及供應鏈產品研制、衛星應用的全產業鏈布局。

未來,時空道宇將以創新科技持續賦能商業航天,抓住行業機遇,推動中國衛星(26.68 -1.77%,診股)產業鏈商業化升級。
特別提醒:本網信息來自于互聯網,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若本網有任何內容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系我們,本站將會在24小時內處理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