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任正非在采訪中表示,華為的營收或在未來兩年內減少近300億美元。不過,據24日最新消息,知情人士透露,華為今年上半年的營收增速依然高達30%,官方數據將于7月30日正式發布。

相比起今年第一季度39%的增速,華為上半年的增速有所回落,但是與去年同期相比(15%),華為今年上半年以來的成績依然相當亮眼。知情人士指出,華為在全球范圍內所獲得的5G商用合同,在一定程度上提振了華為的營收。最新數據顯示,華為目前已獲得逾50個5G合同,其中28個來自歐洲。

更重要的是,如今高達30%的增速意味著,華為關鍵的供應并未受到太大的影響。在美企恢復業務不久后,任正非就已明確表示將繼續減輕美企供應的比重,而美企對此也承認:華為的確可以找到替代的供應源,而且并不難。
據悉,華為目前每天安排多達1萬名開發人員輪班工作,積極開發美供應商的軟硬件的替代品,并且已經確定了部分零部件的替代品。此外,華為還儲備了不少”存貨”。

值得注意的是,華為上月曾和俄羅斯展開磋商,共同討論使用俄羅斯手機操作系統Avrova的可能性。此外,在俄羅斯實現本地化生產也在華為的計劃之中,意味著未來或將部分生產線移至俄羅斯。由此看來,美企的供應份額或被俄羅斯吃掉一部分。
根據IHS Markit的預計,2035年時,5G產業的經濟價值將達到12.3萬億美元,有望成為現代經濟的重要推動力。而作為全球第一大5G設備供應商,華為技術對5G產業的影響力不言而喻,如果華為能率先定義新一代互聯網的標準,中企未來在電信領域將獲得更多的優勢和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