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媒DIGITIMES分析指2017年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增速將只有7%左右,相比起前幾年兩位數的增速大幅下滑,在出貨量排名前20大品牌中,中國大陸品牌占據了11席,并預估它們將是拉動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增長的主力。

各個手機品牌明年的表現
自2011年中國手機品牌再度崛起后,中國手機品牌在全球的影響力不斷上升,2015年中國手機品牌占全球的市場份額超過四成,全球前十大手機品牌中,中國手機品牌占了占了七席。
隨著全球智能手機市場的增速下降,市場會不會有什么新變化,在今年已經過了四分之三的時間,業界紛紛對明年的發展做出各自的分析,臺灣DIGITIMES就相當看好中國大陸手機品牌的發展并作出了自己的分析。
DIGITIMES預估,2017年前十大手機品牌的出貨量增速都將低于2成,這當中增速超過兩位數的將只有OPPO、vivo、金立、蘋果、華為和中興,而被稱為金華OV的線下四巨頭中的OPPO、vivo和金立增速最快,超過17%。

蘋果憑借明年全新設計的iPhone8將有望贏得近12%的增長,華為和中興則憑借它們在海外市場的拓展獲得超過10%的增長,LG和前兩年增長迅速的小米預計明年的增長率分別為6.6%、4.4%,全球最大手機品牌三星的增速則較低只有2.2%,聯想品牌的表現則較差。
在整體市場增速放緩的情況下,為什么DIGITIMES如此看好中國手機品牌的發展呢?這或許該從預計增速最快的OPPO、vivo和金立談起。
差異化幫助金立和OV崛起
小米的崛起曾讓國內市場聚焦于互聯網渠道,然而事實是即使在小米最輝煌的2014年線下渠道占國內智能手機出貨量的比例也高達八成以上。去年被稱為線下四巨頭的金華OV崛起,它們的市場份額節節上升,而小米的出貨量則出現了下滑,終于讓國產手機品牌注意到了線下渠道依然是智能手機出貨主力的現實。
去年四季度據IDC的數據金立躋身全球前十大手機品牌,近日據賽諾的數據今年前八個月在線下市場位居國產品牌出貨量前四的是華為、OPPO、vivo和金立,進一步夯實了金華OV的地位。金華OV的崛起吸引著以互聯網營銷著稱的小米加強線下渠道的建設,其希望今年將直營店小米之家增加到60家,不過這與OPPO、vivo、金立的超過10萬個線下營銷網點基本可以忽略不計。

線下渠道的優勢掩蓋了金立、OPPO和vivo的手機具有的競爭優勢。OPPO和vivo長期以來以拍攝、音響等為賣點,而金立則以長續航、安全作為自己的差異化競爭力,而且這三家企業相比起其他國產手機品牌全部或部分采用代工模式不同,它們擁有自己的制造廠,全部手機均為自行設計和制造,由于生產過程可控因此品質更可靠,長期堅持下來建立了良好的品質口碑。
今年在國產手機紛紛強化拍攝功能的情況下,金立推出的新品M6和M6 Plus進一步強化了自己在安全方面的優勢,引入安全加密芯片從芯片層提供安全保護,結合金立獨有的安全軟件實現軟硬結合確保用戶的通話、支付等的使用安全,由于其出色的表現獲得了“2016年度中國手機移動安全領域最佳產品獎”,憑借這種差異化競爭優勢在2500-3000元價格段突圍而出。
金立、OPPO、vivo除了在國內市場表現出色外,在眼下國產手機品牌最關注的印度市場同樣表現出色,據市調公司的數據指在印度市場這三家品牌是增速最快的中國手機品牌,而金立更進入了印度智能手機市場第七,是中國手機品牌在印度市場份額第三的品牌。為進一步增強在印度市場的競爭力,金立正計劃投資5億元在印度建立工廠,并預計未來投資額增加到15億,希望以此為基礎向非洲市場發展。
國產手機品牌的崛起,體現了中國制造競爭力的提升,而且它們正逐步走向全球市場,如此也就難怪臺媒如此看好中國手機品牌的成長了。
特別提醒:本網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若本網有任何內容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系我們,本站將會在24小時內處理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