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消息,第六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主論壇在烏鎮拉開帷幕。拼多多聯合創始人達達對網易科技等媒體表示,“二選一”的確給拼多多造成了很大的困擾,也給電商生態里的商家和品牌商造成了難以計量的損失。
達達以一位商家為例,對方在某平臺生意占5成,拼多多占3成,“二選一”對該商家而言成了裁員500人還是裁員200人的抉擇。達達表示,實施平臺希望通過公關手段,將“二選一”包裝成為一種互惠互利的短時約定,背后實際隱藏著“下架封店于無形”的強勁技術暴力手段。
達達表示,“盡管格蘭仕通過圖文、視頻等方式詳細闡述了店鋪遭遇限流和斷流、訂單量瞬間趨近于零的過程,但由于公眾對于流量、轉化率、搜索權重等電商專業概念相對陌生,因此對其過程和結果的認知并不明確。”
對于微信外鏈規范即將進行更新升級,新增和細化多項外鏈規則。類似“砍一刀”、“幫我加速吧”這類好友助力、加速、砍價和任務收集等,被微信歸為違規活動這一消息。達達表示,“12月28號會有最終結果,我們也在關注這件事。”
超過1000家品牌旗艦店遭受波及
據達達透露,自去年10月以來,電商“二選一”規模愈演愈烈,僅拼多多就有超過1000家知名品牌旗艦店遭受波及,受影響的中小型品牌數以萬計。
他談到,這其實是處于優勢競爭地位的平臺本質上不希望拼多多變得“貨全”和“心智”趨好。“因為如果拼多多的APP用戶粘性更強,對它都是比較頭疼的事情。”
達達稱,阿里內部對這個事情是什么也存在定性爭議。“餓了么CEO王磊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承認二選一的動機是‘壟斷’,并且明確表示‘這不行’;阿里的公關王帥則回應稱‘二選一本來就是正常的市場行’”;而馬老師創立阿里時則定下‘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
“王磊處于競爭弱勢地位時覺得‘這不行’,王帥處于競爭優勢地位時覺得‘這很正常’,我個人傾向于馬老師初創事業時的初心,更符合社會的長遠利益。逍遙子今天的大會發言時提到共贏,但對于很多企業來說,首先要面臨的是是否可以共生,共生之后談共贏才有意義。”達達談到。
達達表示拼多多對電商行業生態的看法是“共生和共贏”。“我們平臺在剛起步時,電商體系已經非常成熟,很多合作伙伴也是別人曾經的伙伴。這時候,你要去思考的是,自己能夠為這個電商生態里的參與者創造一些什么樣的價值,實現共贏。”
雙11大促在即,拼多多有何計劃?
“拼多多的計劃很簡單,會繼續用最直接的方式來繼續讓利消費者。“
達達笑稱,不愿和消費者去玩數字游戲。他表示,一方面會把百億補貼的規模繼續擴大,把消除中間渠道的紅利補貼給大家,同時也會想辦法進一步促進商品消費公平,帶動工業品下鄉,把農產品送進城。
另一方面,至于促銷的玩法,就是簡單粗暴直接降價。“歡迎各位到時來我們平臺進行比價,一旦發現我們平臺的售價不是全網最低,可以立即反饋給我,我來對價格負責。”
新品牌計劃已重點扶持82家企業
達達在本次媒體群訪中還公布了一組最新數字,“新品牌計劃目前已經重點扶持到了82家企業,參與試點的已經有了600多家,很多大的一二線品牌已經正在聯系加入我們。”他談到,“中國的制造產業規模遠遠超過想象,未來我希望能夠用產業帶的方式去打造新品牌計劃,用一個計劃,帶動一片產業帶工廠。”
談及下沉市場競爭非常激烈,在這個比拼過程中拼多多的護城河在哪?
達達坦言,自己非常歡迎更多平臺進入下沉市場。“這是一塊以前被大家遺忘掉的市場,下沉市場很多消費者是沒有享受到好的商品和服務的。從一線到七線城市,每個城市都是萬億級別的市場。這個市場足夠大,我們當然希望更多人一起把市場做大,只有蛋糕大了,拼多多的收獲才會更多。”
至于拼多多為什么做得比別人要更好?達達的答案是,很多企業還是用圈地的方式去做這件事,這個邏輯行不通。“下沉市場既廣闊又分散,在這個時候,你就只能老老實實為消費者創造價值,人群才能聚集起來,這就是新消費和新零售的區別。”
他提到,拼多多的愿景通過移動互聯網的技術優勢,促進消費公平。在拼多多平臺上,就有非常明顯的‘城鄉消費對流’的趨勢。所謂城鄉消費對流,就是把城市的商品交給農村的消費者,把農村的農產品交給城市的用戶。
“比如拼多多平臺上的iPhone、戴森、索尼耳機等等,都是讓下沉市場人群能夠接觸到、買得起這些原來的中產消費品。而與此同時,我們通過農貨上行,把農村的農產品送上城市用戶的餐桌,這就能盤活中國的消費市場。”他說。
拼多多為什么要賣車?
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拼多多平臺上,平均每小時可以賣出135臺汽車。一個小時的訂單量,幾乎相當于傳統門店一個月。沒有銷售人員、沒有線下體驗店,卻能夠吸引本應低頻的用戶快速買單,拼多多能做成這件事的核心邏輯是怎樣的?
達達談到,中國線下購車渠道的分布呈現出極不均衡的狀態,統計數據顯示,山東、江蘇、廣東、浙江、河南五個省份的門店數量,占據了將近40%,而排名后10位的10個省份,總計占比僅為11.5%。說明還有大量的消費者,還沒有辦法以最高的效率找到自己的目標。
很多地方4S店還沒有實現覆蓋,線下銷售渠道先天擴展能力不足,服務能力受限,而中國廣闊的四五線乃至農村市場普遍地廣人稀,一家4S店難以覆蓋全部人群,但多開幾家,則成本和收益不匹配。要承接住低線城市用戶的旺盛購車需求,需要有新的渠道來為汽車銷售賦能。
北美最大的汽車零售商是Costco,原因是什么?達達表示,“通過選品、讓利,使得購買汽車從復雜變得簡單,不再需要在各類汽車型號里篩選,也不需要在線下托關系用手段去索要一個折扣,我們和廠商直接把折扣談好了,消費者拿到的就是最低折扣價,所以,汽車消費的整個流程、成本被簡化了,這就是我們的邏輯。”
有需求,才有生意。
在達達看來,拼多多之所以愿意做,是因為用戶有需求。“傳統汽車銷售體系還遠遠覆蓋不了全部市場,在很多地方,消費者想去買輛車是很困難的,而且,就算去了,也存在很大的信息不對稱。這就是拼多多的機會,幫助我們的用戶去滿足他們的需求,節省他們的成本,這就是我們業務的根本邏輯。”
“如果未來更多的用戶對于拼團買車這個模式有需求,我們會繼續發展擴大我們的汽車業務。”達達說。(署名 一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