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5日,蘇寧在南京總部召開2019年度工作部署會,蘇寧控股集團董事長張近東在會上提出“2019年新開15000家店”的目標,將他一年前確定的“三年兩萬店”目標直接提升到一個全新高度。
2018年經濟大勢走弱,不少零售企業為了求生存,都保守地采取了停招、裁員、關店等措施。在這樣的背景下,蘇寧卻逆勢擴張,去年新開門店8000多家。其中,蘇寧小店開業4000多家,零售云店開業2000多家,與線上的蘇寧拼購一起,構成業績搶眼的智慧零售“三劍客”。

所謂樹大招風,快速擴張的蘇寧小店自然引起高度關注。其中便有媒體將蘇寧小店去年上半年未全面盈利,同時剝離上市公司發展一事,作為唱衰蘇寧的口實。2018年10月,蘇寧小店宣布獲得3億美元融資,蘇寧易購持股比例下降至35%。
事實真是這樣嗎?
蘇寧小店的大目標
據蘇寧去年10月披露的數據,蘇寧小店目前確實沒有實現全面盈利。然而站在蘇寧智慧零售布局和社區便利店發展的角度,我們看到的卻是另外一番風景。
經過一年的發展,蘇寧小店已經在全國開店4000多家,覆蓋70個城市、20000個社區,服務6000萬用戶和15000個社群。
從一項新業態跑馬圈地的角度來說,蘇寧小店通過短期內的大投入,迅速覆蓋6000萬用戶,單個用戶的“拉新”成本其實是非常低的。僅這一項,就足以令不少互聯網公司和創業公司羨慕嫉妒恨。
以北京為例,蘇寧小店僅用一年時間就已開店500多家,街頭巷尾隨處可見,占據便利連鎖小業態門店數量第一的位置,而這個數字在上海是540家,在南京為428家。
能夠搶占用戶家門口最后100米的戰略陣地,相信所有的商業巨頭都會不惜血本去布局。何況對蘇寧而言,這只是區區的幾個“小目標”而已。當然,這種投入布局的能力,小公司不行,大公司中沒有線下零售基因的京東、阿里也不行。對蘇寧而言,這是它承擔的起、也非常值得的戰略性投入。
而在社區商業的專業維度,便利店是線下零售市場始終保持高增長的業態。與此同時,便利店業態是近年來渠道下沉、離用戶更近的最佳承載者。而對蘇寧而言,蘇寧小店還有一個重要的戰略意義,那就是向用戶傳遞一個全新的信息:蘇寧除了電器、3C之外,快消、生鮮等全品類已經開始崛起。
2019年,蘇寧宣布新開線下門店15000家,其中蘇寧小店依然是“重頭戲”。在這一關鍵時期,蘇寧小店獨立發展,將有利于引入外部資源,搭建靈活的股權激勵制度,獲得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張近東的投資邏輯
事實上,近年來蘇寧在投資領域“大動作”頗多。除了培育了蘇寧金融、蘇寧體育等獨角獸之外,蘇寧在商業零售、科技互聯網、電商、物流、金融服務等領域都有布局。而蘇寧小店也非常有可能成為下一個“獨角獸”。
這些投資,有的已經有所盈利,有的還處于培育期,但對于蘇寧來說,投資盈利只是一方面的考慮,更重要的是能否通過投資快速搶占賽道,完善智慧零售生態圈,為消費者提供更高品質的商品和服務。這才是蘇寧的“初心”。
回顧蘇寧2018年的極速發展,同樣可以窺見張近東的投資邏輯。
業績層面,2018年1-9月,蘇寧易購商品銷售總規模為2348.83億元,而線上平臺商品交易規模達到1379.54億元(含稅),同比增長70.89%。并且線上交易規模在總交易規模中占比已超過50%,成為少有的線上線下融合成功的典型。
2018年零售行業整體偏弱,關店、裁員風潮此起彼伏。蘇寧不僅保持了遠超行業平均水平的增幅,還逆勢擴招6.8萬人,線下門店總數也超過了11000家。
蘇寧以智慧零售為核心,已經建設形成了“兩大(蘇寧廣場、蘇寧易購生活廣場)、兩小(蘇寧小店、蘇寧零售云店)、多專(蘇寧易購云店、蘇寧極物、蘇鮮生、蘇寧紅孩子、蘇寧影城、蘇寧體育、蘇寧汽車超市等)”綜合業態產品族群。
如果把線上線下業務、各類型門店串在一起,蘇寧的投資布局邏輯就異常清晰了:它正在進行從線上到線下、從城市到縣鎮,從核心商圈到居民社區的“全場景”布局。
實際上,這一切都是在服務于蘇寧自身商業模式的需求和定位:蘇寧要做的是全場景零售,而構筑全場景的智慧零售生態系統,必須要實現從線上到線下、從城市到鄉鎮的全覆蓋,為用戶搭起隨時可見、隨時可觸的智慧零售場景,滿足其在任何時間、地點、服務的需求。
隨著一線城市及核心商圈商業發展日趨成熟,尤其是隨著城鎮化不斷推進,下沉市場和社區更加接近海量用戶,成為巨大的流量入口,也成為零售行業的風口。
總體來看,近兩年蘇寧的投資大多圍繞著“場景互聯網”的打造,而在商品經營和服務方面,以文創、體育等業務構建消費場景內容生態,實現引流。同時,蘇寧以物流、金融、科技等板塊業務完善售前、售中、售后服務體驗。各板塊之間互相銜接,環環相扣。
而這一切,源自于張近東很早就著手布局包括易購、物流、金融、科技、置業、文創、體育、投資在內的八大板塊業務。蘇寧智慧零售生態這座高樓,并非是憑空而起,而是蘇寧近30年零售經營積累、10年互聯網轉型、2年智慧零售大開發,以及物流科技支撐、人才組織保障等“內功”協同帶來的結果。

極速擴張的綜合實力
只有“全場景”布局是不夠的,背后還要有強有力的核心基礎做支撐,才能把布局變成現實。在零售領域,終端場景布局固然重要,但科技、物流、金融才真正體現核心競爭力。
作為一家零售企業,蘇寧對科技的重視度甚至超過一些科技公司。為了支撐智慧零售穩定發展,張近東啟動了“萬千百計劃”擴容科技集團,在全球搜羅人才。如今蘇寧科技的技術團隊分布于北京、上海、武漢和美國硅谷等研發基地,總規模也已達10000人。
在物流方面,國內企業中蘇寧最早引進物流現代化管理,以及最早使用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等高新技術。目前,蘇寧物流已經是國內零售電商企業中布局最完善、綜合實力最強的物流服務體系之一。
在效率方面,2018年雙十一期間,蘇寧物流將“準時達”的服務范圍擴大至全國100城。
而如今“快”已經是物流的標配了,物流的核心競爭力已升級為服務質量。根據國家郵政局發布《2018年3月郵政業消費者申訴情況的通告》,蘇寧物流有效申訴率僅為0.06%,遠遠低于同業水平,也是唯一丟失損毀為0的企業。

有了強大的技術做后盾,蘇寧金融從2017年起就持續加碼手機充值、水電煤繳費、教育繳費、還款轉賬、購票、娛樂充值、預約掛號、物業費繳納等與消費者“衣食住行”密切相關的支付場景,布局移動便民生活領域。
2018年,蘇寧金融又重點發力公共出行領域,以南京為中心向周邊城市逐步拓展,最終完成全國布局,為用戶提供便捷支付服務。主要涵蓋公交、高速繳費、停車、加油卡充值、汽車租賃、票務等。同時,蘇寧金融還加快出海步伐,發力跨境支付業務。
回到蘇寧小店本身,我們發現,蘇寧小店也許讓別的公司去做,戰略性虧損就足以將母體壓垮。但放在蘇寧智慧零售大生態布局中來看,一是小店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二是蘇寧也有足夠的能力承受這樣的投入。
通過蘇寧小店,我們看到了蘇寧近年來多次利用投資快速搶占賽道,搭建了一個以零售主業為核心的“同心多圓”智慧零售生態圈。蘇寧小店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基礎設施”,它的價值也需要放在全局去思考。
特別提醒:本網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若本網有任何內容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系我們,本站將會在24小時內處理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