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放假前,很多企業和個人都許下了宏大的愿望,到了今天,大概只剩”活著“了…
在新型冠狀病毒”突襲”的近20天里,關乎”生”與”死”的不止個人的生命,還有疫情影響下的中國消費市場和品牌。

(圖片來源:B站自媒體-熙攘的商場已無人)
1不敢出聲,營銷做不做?
雖然總有”利好”的行業,但現實情況是:線下沒人、物流受限、用戶要求苛刻,還有一點最重要的是:大災之下,品牌”發聲”很謹慎。
營銷的本質,是達到產品價值與用戶需求的鏈接,不僅是當下的利益,更包括長遠的品牌印象,當用戶有了需求的時候,他會選擇你的品牌。
微播易認為:人可以宅,人的需求宅不了。合適的產品,在這個期間應該結合用戶需求和疫情限制人流動的特點,動起來:
用戶有時間聽我說話;
用戶”宅”時不知道干啥;
用戶對”宅”外需求旺盛。
艾瑞在2003年發布的《”非典”時期網絡廣告投放報告》中表示,4-5月疫情之間,網絡廣告主的數量仍然呈現良性的增加趨勢。

(艾瑞2003年《”非典”時期網絡廣告投放報告》)
當下,尤其在不知道什么時候能結束的戰爭中,普羅大眾需要正常的吃喝拉撒,企業也需要活下去。
所以品牌營銷必定要做,既需要用好的產品、服務解決他們的生活訴求,又要保證自己的企業員工不被疫情”拖下水”。
2疫情之中,誰更應該做營銷?
企業需要做品牌營銷,尤其是用戶剛需的領域,我們把品牌大抵分為兩類:疫中高需與疫后高需。
微播易分析:相比與2003年非典疫情,消費市場最大的變化,在于線上場景的開闊與無界,疫中高需,就主要集中在了線上,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宅”經濟。
基礎生活類如食品、日化、母嬰等行業的品牌,是”宅”中剛需;
在線類產品如健身、娛樂、游戲等等行業的品牌,是”宅”時必備。
如在線教育、在線辦公、在線大健康等互聯網行業品牌,也是”宅”中可預計的高需。
而對于疫后,被憋到崩的用戶們,一定是飛奔向線下經營場所:
本地生活如餐飲、影院等娛樂行業品牌,作為疫情中創傷最大的品牌,也成了疫后用戶需求最大的品牌。
美妝、服飾等行業的品牌,隨著物流的開放,也將迎來一波新的增長。
無論是滿足生活的品牌還是未來將要翻盤的品牌,都可以在用戶注意力最集中的階段,進行”蓄水”,以備未來的高增。
3最后,疫情之下,營銷到底怎么做?
疫情中的品牌營銷,微播易建議從內容與渠道兩個方面入手。
就內容而言:
最普遍的內容形式:創造海報情感拉動;捐款捐物。但無論哪種形式,核心在于如何體現企業的產品價值與品牌本身的責任感。最好的品牌營銷,還是要解決用戶的實際問題。
疫情期間,看見”人”就害怕,美團等外賣APP就勢推出”無接觸外賣”,例如聯合深圳福田區多本地品牌,拯救線下無人的死局。
被”困”家中容易胖?此前在社交媒體平臺被”帶”火的國產新晉品牌王飽飽,根據”宅”屬性,更新疫情期間宣傳語,并公開表示捐贈信息。
無法線下聽課?快手聯合各大互聯網教育品牌,為需學習人員提供線上免費公開課,參與的品牌大受褒獎,收割用戶;
開工怎么更好的線上工作?協同辦公類軟件如”石墨”、”騰訊”辦公軟件等在疫情中免費開放使用,極大程度提升用戶好感。
再比西貝帶著”安心卡”喜提央視報道,海底撈在線教你做面,完美日記開放主題游戲等,只要挨過疫情的寒冬,他們定是用戶的第一選擇。
就渠道而言:
最重要的是幫企業更精準的找到目標受眾,疫情之中,線下失效,手機成為連接用戶最有效的場景。
短視頻的爆火是共識,活躍度高也毋庸置疑。根據2月移動應用增長數據顯示:從全網看,快手、抖音、西瓜視頻等短視頻媒體平臺,是移動應用中增長勢頭最為迅猛的;拼多多、京東、淘寶等電商平臺,也均在榜上有名。


(數據來源:七麥數據)
用戶在用”長長的假期”逛網店、刷短視頻,優質的短視頻內容、淘寶產品的直播及直播回放展示更能吸引用戶的注意力。在短視頻領域的發力,將更有利于疫情過后的增量爆發。

微播易能夠做的,是在這個特殊的階段,持續提供優質的服務與更專業的營銷指南,通過短視頻精準大數據投放,幫助品牌主匹配合適自身品牌、懂營銷的自媒體。
突發的情況會影響用戶對品牌的關注,但是很難影響用戶的長線需求。意外總會突然到來,這是對品牌應急處理的考驗,也是對我們共同的考驗。
品牌營銷,首先是一種自救,與其悶聲”餓死”,倒不如先擇機擇時先打破”失聲”僵局。
2020,我們一起,活下去、站起來。
微播易,短視頻大數據精準投放平臺。
特別提醒:本網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若本網有任何內容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系我們,本站將會在24小時內處理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