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長資訊網
最全最豐富的資訊網站

新玩家入場,“新PC”時代即將開啟?

新玩家入場,“新PC”時代即將開啟?

  在前不久結束的世界移動通訊大會上,華為發布了面向商務領域的MateBook二合一電腦引起了行業的廣泛關注和媒體的種種討論,刀客在之前的文章中曾說,一款二合一電腦的發布引起行業和媒體的廣泛關注,本身就是一件值得研讀的事件。

  而真正引起刀客覺得這一事件值得思考的,卻是發布會上的兩個配角——英特爾和微軟。在MateBook發布會上,英特爾的一位全球副總裁和微軟OEM市場副總裁前去為華為站臺。這一規格在聯想、惠普和戴爾的產品發布會上也不多見。

  在刀客看來,這一事件也許并非參與方有意為之,但后來的事件發展卻顯示出了行業巨變的征兆。

  媒體和行業的關注將原來用戶端對PC形態改變的訴求明確化了,而英特爾和微軟的態度則表明在PC產業的上游,Wintel聯盟再次顯示出改變PC產業的迫切心態。

  確實,現在PC的形態,特別是筆記本電腦的形態與上世紀八十年初產生之初沒有太多變化了。而用戶對PC需求的變化早已產生,種種跡象表明,以用戶端為主導的“新PC”時代的大幕即將開啟。

新玩家入場,“新PC”時代即將開啟?

  微軟Surface的五年試錯

  雖然到今天為止,我們大多數人還在使用著笨重而毫無美感的筆記本電腦,但微軟和英特爾改變傳統PC的形態的心思早在2011年前后就開始顯露出來了。

  2010年蘋果發布了iPad平板,發布后9個月銷量達到了1500萬臺,這對當時的PC行業帶來的震動是巨大的,后來的事實證明,與平板電腦銷量上升相對的是傳統PC產品的銷量的連續下降,平板電腦由此開始侵蝕PC的市場。

  由此開始后的幾年,各PC廠家都推出了自己的平板電腦,但受制于傳統PC思想,其銷量都無法與iPad相提并論。

  在這一背景下,2012年6月,微軟正式發布了其搭載WindowsRT的Surface RT平板電腦,它搭載的是NVIDIA Tegra 3四核處理器,當時的微軟和英特爾正從聯盟走向分裂,采用ARM系CPU也是微軟尋求英特爾以外合作伙伴的重要舉措。然而第一代的Surface RT,除了系統之外,基本上是照抄安卓平板的樣子,連分辨率、屏幕大小都與市面的安卓平板沒有太多區別,在10.6英寸的屏幕上采用了1366X768的分辨率。

  這種學習安卓的方式注定是無法與iPad競爭的,市場事實也證明這款產品是極其失敗的。Surface RT雖然是采用了Windows系統,但與常規的Windows應用軟件完全不兼容,其應用范圍注定只能在個人領域。

  也許是經過了一年的反思,2013年2月,微軟發布了Surface的二代產品——SurfacePro,被微軟曾經拋棄的英特爾CPU回到了Surface Pro上,這次微軟采用了1920X1080的分率率,而Core i5 3317U采用,讓Surface Pro的性能接近了普通筆記本,同時它正符合當年英特爾推廣的超極本的標準(關于超極本我們后面再講),由于采用了英特爾的CPU,這款看著象平板的產品卻可以運行完整的Windows 程序。

  這是一道分水嶺。

  曾有傳言,當年為了推廣,微軟僅Surface Pro的廣告費就花了4億美元。在2013年與微軟中國的一位朋友聊天時,刀客和他開個一個玩笑。與其花4億美元做廣告而且還沒有效果,不如把4億美元折算成產品,把Surface Pro送給中國使用微軟產品開發的程序員,肯定會促進Surface Pro的銷售。雖然當年Surface Pro在零售市場取得成績,但在中國使用微軟開發工具的程序員中卻引起了廣泛的好評。Surface Pro其實在那時已顯示出其未來真正的價值所在。

  在刀客看來,SurfacePro的問題,主要出在了它那塊10.6英寸的屏幕上。雖然當年的平板屏幕都華集中在了9~10寸的區間,那產品都是使用IOS和安卓的環境,當然沒有什么大問題;但要在10英寸的屏幕上運行正常的Windows程序就免為其難了。

  在Surface Pro推出的后,微軟仍然不死心在ARM系的合作,同年9月推出了Surface 2,這仍然是一款采用了ARM系CPU的產品,其結果也是被用戶拋棄。

  隨后,微軟又推出了SurfacePro的升級版Surface Pro 2,這款產品仍然采用的是10.6英寸的屏幕,雖然整體性能有了很大的改變,但受制于10英寸的屏幕,無法在商業環境成為生產力工具。

  直至2014年5月,經過了三年多的試錯,SurfacePro 3出世,這次微軟采用了12英寸4:3規格的屏幕,仿佛讓人們回到了十幾年前顯示器的比例。同時在Surface Pro 3上,微軟不僅使用了英特爾最新的四代Core i3/i5/i7處理器,屏幕分辨率也達到了2160X1400,這些參數,比傳統PC廠家的主流筆記本電腦還要高,更重要的是它的重量只有800g。

  Surface Pro 3在刀客看來是一款革命性的產品,它不僅糾正了微軟在Surface產品上犯的所有錯誤,而且從PC的產品形態上形成了事實上的標準,輕便、主流CPU的性能,可以正常運行Windows程序,在體驗上遠遠超過了當時主流筆記本電腦,這一切,顯示出了未來PC形態的變化趨勢。

  到2015年微軟推出SurfacePro 4,除了CPU、硬盤和內存的升級外,更將屏幕擴大到了12.3英寸,分辨率也達到了前所未有的2763X1842,同時仍然采用4:3的屏幕比例,在運行Windows程序時優勢盡顯。而Surface book的發布,則顯示出了微軟對未來PC形態變化與用戶需求的完美統一,而這款產品除了價格因素外,基本上可以秒掉一切傳統廠家的筆記本產品。

  經過五年的試錯,微軟把Surface產品從原來的iPad的競品改變成了MacbookPro和Macbook Air的競品,真正成為可在商業環境使用的生產力工具。

  英特爾五年的無奈和堅持

  在微軟嘗試改變PC形態的過程中,英特爾甚至更早地開始PC形態的改良,在Surface RT出世之前的2011年,英特爾就推出了超極本(Ultrabook)概念,甚至制定了統一標準(第一代超極本標準:采用英特爾智能酷睿處理器,厚度小于18mm,重量不超過1.5kg,配置SSD硬盤,啟動時間2~3秒,續航超過5小時),可以說,當時的超極本標準,每一點都直指傳統筆記的死穴,都是用戶使用筆記本過程中迫切要求改變的痛點。

  英特爾的美好愿望后來并沒有實現,預計2013年超極本要占到市場份額40%的目標也泡了湯。

  與微軟自己做硬件不同的是,英特爾當時為了推廣超極本普及,不僅聯合當時主要的OEM廠家共同推廣,甚至一度傳出每臺超極本英特爾提供100美元的補貼(不過英特爾從來沒有正面承認有此補貼),希望將超極本的價降到599美元以下,成為主流的筆記本電腦。

  然而事與愿為,各大廠家在拿了英特爾的補貼后,并沒有對超極本下多大功夫,甚至將本來普及性的產品做到了1000美元以上的價格。究其原因,盡管所有的人都認為超極本的規范符合未來PC產品的方向,但對于各大PC廠家而言,無法協調原來完整的產品線體系和超極本的矛盾,對于傳統PC廠家而言,沒有多少動力去改變整體產品線以適應英特爾的要求。

  到了2013年10月,英特爾將超極本規范演變為PC平板二合一產品,其標準定義變為采用英特爾處理器(加入了Atom處理器)、厚度小于20mm、即可當PC使用又可以當平板使用,10.1英寸可觸控屏,可插拔機身設計,續航不小于5小時。這是一個妥協的標準,但即使如此,傳統PC廠家仍然沒有進行產品的廣泛推廣。

  可能是出于對傳統PC廠家的失望,2014年左右,英特爾中國曾一度前往深圳扶持象藍魔、酷比魔方這樣的白牌廠家,希望從低端市場打開二合一產品的缺口,但結果并未如愿,畢竟白牌廠家的影響力有限。

  雖然傳統PC廠家的產品并未給英特爾“重塑PC”的戰略爭氣,但從上游的產品結構上,英特爾這幾年仍然沒有放棄,無論是Skylake英特爾第六代酷睿處理器還是Atom、即使是低電壓版的酷睿,其功耗水平和性能都有了很大的提升。而微軟Surface Pro 3和Surface Pro 4的成功及Macbook Air的成功,從另一方面堅定了英特爾的信心。

  回顧四五年來英特爾和微軟的努力,無論是Windows 10的系統平臺準備還是英特爾處理器的功耗和性能的平衡,在PC的上游,支持更為輕便、續航能力更強、計算能力強勁的并適合平板和PC兩種環境的基本條件已經成熟。而Surface Pro 3和Surface Pro 4的銷售放量,以及Macbook Air的持續熱銷更進一步說明,用戶端的需求已然啟動。

  通過微軟和英特爾四五年的試錯,我們仿佛已經觸摸到了未來“新PC”時代的產品形態,4:3比例12英寸左右2K分辨率屏幕,一天的續航時間,可適應平板和PC兩種使用環境,甚至800g左右的重量,主流CPU的處理性能,不僅僅是玩具,更多的時候可以承擔每個人的商業環境的計算,同時不久的將來,其產品價格也將降到599美元左右的主流價格區間。

新玩家入場,“新PC”時代即將開啟?

  新玩家入場,“新PC”時代即將開始

  其實早在2015年甚至更早一些時候,行業就有傳言,英特爾和微軟在與華為和小米接觸,而今年WMC上,英特爾和微軟為華為站臺,則更讓這一傳言得到了證實。

  傳統PC已經在沒有多少改變和創新的情況下,陪伴了我們二十多年,無論是對于上游廠家還是用戶而言,傳統PC所身上基本上傳達著上世紀的PC思想,與目前已全然升級后的用戶需要格格不入,是要改變的時候了。

  然而回顧這四五年來微軟和英特爾的努力,無論是英特爾還是普通用戶,對于傳統PC廠家無動力改變PC形態的思想只有無奈。在已然成熟的筆記本電腦產品線上,很難給面向未來的二合一產品有足夠的生存空間,為了爭取英特爾的支持,各廠家在產品定位上一度把這類產品做成了頂級的價格,從而軟性對抗英特爾戰略。

  對于未來的“新PC”時代的產品而言,依靠傳統PC廠家的自我升級是無法完成這次革命性的PC產業變革,在既得利益面前,傳統PC廠家是無法放棄現有利益而進行一次有風險的產業變革。

  PC行業的變革和“新PC”時代的開啟,需要有品牌和產品影響力的新玩家入場,經過反復試錯的英特爾和微軟,也許早對傳統PC廠家不抱什么希望了,無論是英特爾曾經扶持深圳白牌廠家,還是現在英特爾和微軟攜手扶持華為和小米,都是想通過對真正有能力制造出接近于蘋果和Surface產品制造水準并有品牌影響力的玩家的扶持,將他們帶入PC領域,從而從外面打破傳統PC廠家僵化的思想和產品設計、制造理念。

  這對英特爾和微軟是一次革命性的變化,同樣對于華為小米等一系列新玩家是一次產品和品牌的延伸,對于用戶而言,是讓我們更容易和便捷的使用PC產品,對于PC行業來說,在連續下降的市場環境中,是一個“新PC”時代的開啟。

  “新PC”時代的產品是什么樣子?是Macbook Air,是Surface Pro和Surface book,也是MateBook的升級版或是小米筆記本,也許更會變得更輕、更薄、更時尚、更漂亮!也許會有更多讓我們取擇的產品,但絕對不再是現在市場上主流的笨重而毫無美感可言的筆記本電腦!

特別提醒:本網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若本網有任何內容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系我們,本站將會在24小時內處理完畢。

贊(0)
分享到: 更多 (0)
網站地圖   滬ICP備18035694號-2    滬公網安備31011702889846號
99久久精品免费视频| 青草青草久热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 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三级在线电影| 一区精品麻豆入口| 日韩不卡手机视频在线观看| 青青青国产精品视频| 中文字幕精品一区二区2021年 | www.999精品视频观看免费| 91久久精品国产91久久性色也| 久久精品aⅴ无码中文字字幕| 伊人这里只有精品| 久久精品免费大片国产大片| 国产精品第一区第27页| 少妇亚洲免费精品| 四虎永久在线精品免费一区二区| 亚洲AV无码久久精品成人|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网站| 日韩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手机看片久久高清国产日韩| 国产成人高清精品免费软件| 久久99精品视频| 91精品国产高清| 亚洲精品无码不卡在线播HE | 亚洲精品无码永久中文字幕| 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亚洲字|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天堂久久久久久| 国产精品热久久无码av| 国产叼嘿久久精品久久| 国产高清在线精品一区小说| 精品无码国产自产拍在线观看蜜| 精品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精品国产成人在线| 久久er国产精品免费观看8| 久久激情亚洲精品无码?V| 97视频在线观看这里只有精品| 久久青青草原精品国产不卡| 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国产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视频第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99青青精品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