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2日,百度人工智能交互設計院(微信公眾號:BaiduAIID)發布報告《拿什么名字喚醒你?我的智能小伙伴》,探討智能語音交互產品的喚醒詞設定。報告從數據的角度,科學的闡釋了智能語音交互產品該“叫”什么名字。
2017年,智能語音市場全面爆發,相關產品已經覆蓋智能家居、車載、可穿戴等多個場景,絕大部分產品都擁有自己的名字,用戶需要通過這個名字來“喚醒”產品,這個名字就是“喚醒詞”。在百度AI交互設計院的研究地圖中,語音交互流程被劃分為五個環節 – 喚醒、響應、輸入、理解、反饋。其中喚醒是每一次用戶與語音產品交互的第一個接觸點,因此喚醒環節的體驗在整個語音交互流程中至關重要,它的體驗好壞將直接影響用戶對產品的“第一印象”,且一個好的喚醒詞,會直接影響喚醒率。

該報道通過現有喚醒詞組合方式研究實驗以及喚醒詞語音要素研究實驗兩個實驗對如何設計一個好的“喚醒詞”進行了研究。在第一個實驗中,研究人員對市場上各類語音交互設備喚醒詞的組合方式進行拆解,并為用戶提供不同組合方式的喚醒詞,由用戶根據個人喜好進行評價。實驗結果表明:在以“名字”為基礎的不同組合方式中,“名字+名字”的疊詞式組合方式最受用戶喜歡,而“品牌+名字”的組合方式最不被用戶喜歡;另外,就“名字”本身而言,“小+字”的名字最受用戶喜歡。例如raven H采用的喚醒詞“小度小度”,就是“名字+名字”與“小+字”相配合的喚醒詞范例。

第二個實驗中,研究人員根據漢字音節構成以及用戶實際語音習慣,以喚醒詞尾音節為研究對象,選取“小+字”的構詞結構,變換尾音節,進行喚醒詞的發音偏好實驗。實驗結果表明:聲調方面,用戶最喜歡陰平(1聲);相較“仄聲”(3聲上聲、4聲去聲統稱為“仄”),用戶更加喜歡“平聲”(1聲陰平、2聲陽平統稱為“平”);聲母方面,用戶更加喜歡尾音聲母為零聲母,而包含了z、c、s的舌尖前音最不被用戶所喜歡;韻母方面,從韻母發音時的開口口型來看,用戶更喜歡開口口型較大的齊齒呼(i、ia、ie等)和開口呼(a、o、e等);另外從韻母結構來看,音節韻母為單韻母(a、o、e等)的詞最受用戶的喜歡。

據悉,2017年11月16日,2017百度世界大會上,百度用戶體驗中心(UXC)總經理關岱松宣布成立人工智能交互設計院,并出任院長。這是百度也是全球首個基于人工智能的交互設計院。關岱松表示,百度人工智能交互設計院將引領與定義最好的人機交互作為使命,做時代的探路者,勾勒AI時代的第一張用戶體驗地圖。
業內人士評價,移動產品交互體驗的突出特征為:沉浸式、強注意力、基于視覺、基于手指和屏幕的交互體驗。這些特點,決定了移動產品對用戶的獨占性,以及和外界環境的割裂。進入AI時代,AI產品的中遠場語音使用、計算機視覺、多點應用、自動駕駛等形態的存在,使人們更自由的使用產品,服務狀態將和人的自然行為形成一個整體,令AI服務無處不在。百度人工智能交互設計院所研究的,正是AI時代最前沿、最舒適的人機交互方式創新,它將通過提升AI產品自身的體驗效果,推動市場發展、拓寬行業邊際。
特別提醒:本網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若本網有任何內容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系我們,本站將會在24小時內處理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