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公司拼多多在今年7月份上市后市值觸及了330億美元的最高點。現在,拼多多遭到了美國得克薩斯州維權基金Blue Orca的猛烈抨擊,后者指控拼多多夸大營收,不實地減少虧損。

拼多多是30多家在今年上市的中國科技公司之一。投資者對科技股的追捧提高了這些公司的估值,但是隨后的拋售幾乎導致所有股票跌破了發行價。拼多多在美國首次公開招股(IPO)時的發行價為每股19美元。截至周三收盤,拼多多股價略高于19美元。
Blue Orca今天發布42頁的報告稱,拼多多去年的凈虧損要比他們向美國投資者披露的虧損額高出65%。Blue Orca是一家做空基金,它在報告中指出:“如果拼多多股價下跌,我們就會賺錢。”
“拼多多注意到了Blue Orca的報告,里面包含一系列不實推測,”拼多多稱,“拼多多將在11月20日周二發布季度財報,屆時將會回應報告中提出的問題。”
Blue Orca稱,拼多多在中國和美國提交的監管文件存在差異。分析師稱,拼多多向中國國家工商管理總局(SAIC)報告的數據常常與美國監管文件不一致,一定程度上是因為拼多多以稅收理由淡化收益。

不過,SAIC文件也被用作曝光在美上市中國公司夸大業績的證據,從收益、員工到工廠在內的一切數據。這些公司的股價隨后往往會遭遇大跌。
Blue Orca還指出,拼多多使用了一家與其董事長相關的未披露公司雇傭員工,它在網站上披露的員工總量是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披露的4.3倍。
Blue Orca稱,拼多多平臺上的商品交易總額(GMV)遠超阿里巴巴集團、京東集團等同行,但是如果使用網站上披露的員工數量——而不是SEC文件中披露的數量——其每位員工GMV與行業平均水平一致。
一家銀行的駐香港分析師稱:“在拼多多上市前,我曾聽說他們篡改數據。我認為這一指控不可思議,因為有騰訊控股公司、紅杉資本以及一些世界上才華橫溢的人注視著它,他們肯定對基本數據進行了盡職調查,例如營收認列。”
周三,拼多多股價在納斯達克交易所收漲11.7%。近幾個月,拼多多受到了一項調查和一起訴訟的困擾。
特別提醒:本網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若本網有任何內容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系我們,本站將會在24小時內處理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