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密集的消息表明,電動汽車領域很可能將會迎來又一個巨頭——蘋果公司。
據《華爾街日報》援引消息人士稱,CEO Tim Cook已在一年前批準了蘋果電動車計劃。蘋果電動車計劃的代號是“泰坦(Titan)”,目前蘋果內部有數百位員工正在“秘密”開發蘋果電動車。
而英國《金融時報》的消息則稱,蘋果已經成立了秘密研究實驗室,并招聘了很多汽車專家,去年9月,蘋果征招了梅賽德斯-奔馳北美研發業務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喬哈恩·榮格維斯(Johann Jungwirth)。而特斯拉CEO馬斯克早些時候也曾透露,蘋果從公司挖走了很多人才。
而之前,中國的互聯網企業樂視已經宣布自己的超級汽車“SEE計劃”,并組建了豪華頂級研發團隊。由此看來,電動汽車行業已經成為多家科技巨頭競相布局的下一個雄偉目標,盡管最近電動汽車領頭羊特斯拉在中國的銷售顯得有些疲軟。
人才大戰
從去年末以來,最開始攪動全球汽車業神經的是一家來自中國的互聯網公司——樂視,這家以互聯網視頻起家的公司,兩年前推出了自有品牌的智能電視,構建起“平臺+內容+終端+應用”的垂直整合生態模式,去年12月,董事長賈躍亭海外歸來后高調宣布“SEE計劃”,要打造最好的互聯網智能電動汽車。
1月20日,樂視在北京召開了超級汽車戰略發布會,詳細介紹了自己的造車理念和進展,還發布了自己的LeUI Auto版。并對外公布,其在美國硅谷已經組建了超過260人的頂尖研發團隊,匯聚了來自四方面的全球頂尖人才——傳統的汽車制造領域、電動車制造領域、互聯網行業、智能硬件行業,其中很多專家來自特斯拉、奔馳、寶馬、通用、福特等著名汽車廠商。
在中國,樂視則成立了樂視超級汽車(中國)公司,曾擔任英菲尼迪中國區及亞太區總經理的呂征宇被任命為該公司副總裁,前段時間,呂征宇還微博曝光了美國研發團隊的辦公室。
據樂視內部人士消息,在硅谷的研發團隊中,來自特斯拉的專家和工程師就近百人。整個研發團隊已經開展工作將近一年,據說團隊還在不斷擴張中。在人才儲備上,樂視似乎具有先行優勢。
而在去年樂視和北汽集團還共同投資了位于美國硅谷的一家高科技純電動汽車的設計公司Atieva,取得了這家公司的第一套研究技術,北汽是第一大股東,樂視是第二大股東。Atieva的創始人謝家鵬,曾是特斯拉的創始股東和董事,主觀電池系統研發。而Atieva旗下主要工程師都曾是特斯拉、通用、大眾的研發專家。
現在,蘋果公司也將加入電動汽車戰局,正大范圍招兵買馬,某種程度上也佐證了樂視戰略眼光的前瞻性。可以說,在即將到來的智能電動汽車時代,終于有一家中國公司和蘋果這樣的世界級巨頭站在了同一起跑線上。
不謀而合
之前有媒體報道稱,有匿名的蘋果員工通過電郵向他們表示蘋果將對電動車巨頭特斯拉“發起挑戰”。而從樂視內部人士以及其提出超級汽車堅持“兩倍性能、一半價格”的口號判斷,樂視超級汽車對標的也將是特斯拉,和蘋果可謂不謀而合。
兩相比較,樂視和蘋果都已經建立了自己垂直整合的生態系統,樂視也將很快推出自己的手機產品,和蘋果的競爭領域將不斷增加。蘋果也已經發布其CAR PLAY,雖然在資金實力和行業地位方面,樂視不能和蘋果相比,但是樂視之前在超級電視的成功已經證明了它的發展潛力不容小覷。
重要的是,在智能電動汽車的布局方面,樂視“SEE計劃”已經潛行一年,如果消息人士所說蘋果在一年前批準了電動汽車項目,則二者的啟動時間可謂不謀而合。
作為汽車業的外行,樂視已經組建了世界頂級的研發團隊,吸引了眾多業界大咖加盟,蘋果的研發團隊實力如何則有待進一步確認。
不過,由于蘋果公司官方一直未對造車計劃進行確認和披露,最終蘋果是否會推出自有品牌電動汽車還存在變數。
近日,國內人民日報主辦的人民網專訪了樂視超級汽車公司副總裁呂征宇,詳細介紹了樂視的造車理念和進展,“無論如何,我們可是誕生在美國的中國品牌,這是多么激動人心的事情。” 呂征宇說。而這種關注本身也說明,樂視的造車計劃或將得到中國政府的大力支持。
不論如何,蘋果公司的確是在認真考慮汽車項目,而樂視此次將代表中國公司,和蘋果、特斯拉以及其他傳統汽車巨頭競爭,爭奪智能電動汽車領域的制高點。
特別提醒:本網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若本網有任何內容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系我們,本站將會在24小時內處理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