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以為,直播熱潮即將退去的時候,新一波巨浪正向我們涌來。
一個是周末的大事件,時隔六年,天后王菲宣布將于今年末再次開辦個人演唱會,發布會上她不止一次強調,演唱會的目的只是想單純嘗試網絡直播這種新形式,合作方是騰訊視頻;另一個是地鐵里隨處可見的范冰冰為花椒直播代言的花式海報,看得出砸了不少錢;還有,同樣是上周,媒體鋪天蓋地的報道,繼一直播之后微博又和有信公司聯合推出了一款全新的語音直播產品紅豆Live。
從最早誕生于PC上的秀場和游戲直播到現在素人隨時隨地都可以發生的移動直播,直播已經從小眾走向全民。
站在風口上,直播的市場容量仍然很大
因為手里有錢,為了能夠將戰略布局的觸角深入各個領域,巨頭對風口的感知和投入是速度最快的。在直播行業也不例外,最積極的騰訊,旗下已擁有9家直播平臺;阿里從其核心產品淘寶和天貓中衍生出直播業務,定位“消費類直播”;新浪微博與一下科技聯合打造的“一直播”也來勢正兇;而百度也在今年2月份,悄無聲息的推出了自己體系下唯一的純直播產品。
不僅如此,個大知名APP也都逐漸在自己的應用上內嵌直播功能,在前不久獵豹全球智庫的報告中顯示,在中國排行榜(App和游戲)前150名的App中,有20個已具有直播功能。 其中包括視頻網站、新聞客戶端、社交平臺以及電商平臺。
直播平臺的競爭正進行的如火如荼,但微博的紅豆Live之外,似乎還沒有玩家走語音直播這條路,在直播已看似紅海的當下,語音直播之路究竟是否還有機會?值得思考。
從整體市場容量來看,語音直播在未來能夠擁有的空間還很大。據艾瑞咨詢4月份發布的數據顯示,2015年,中國在線直播平臺數量接近200家,其中網絡直播的市場規模,約為90億。有金融機構預計,2016年直播市場規模可達到150億,2020年將到達600億。
可以說,無論從流量還是變現的角度,未來一段時間,整個直播行業都有足夠大的市場容量等待語音直播去拓展。
用戶正在對“顏值”失去新鮮感
再來看一下,語音直播的具體形態。以紅豆Live為例,它的本質是強調內容的價值,主打垂直大V與知識網紅,通過多圖、回放、送禮物等功能,降低垂直大V直播與內容創作的門檻,同時為用戶提供互動性更強、質量更高的內容。
從用戶的角度來看,這種形態的意義在于效率和質量。當直播已經發展過最初期階段,用戶需求也在發生變化,語音直播最大的特點是,能夠切入更多場景,無論工作、生活甚至開車路上,音頻形態能夠將整塊兒時間和碎片時間全部利用起來。
除此之外,紅豆Live主打的多圖互動、直播回放等功能也是一種效率的提升。直播的屬性要求其需要在特點的時間段占用用戶時間,而語音直播的新功能則可以滿足用戶想要異步看、反復看的需求,不必再因必須同步而壓迫時間。

圖:萬星人叫獸易小星紅豆live語音直播首秀
用戶對“顏值”這件事正在逐漸失去新鮮感。
直播界鼻祖YY一直主打“給你看”模式,即直播內容基本圍繞個人進行,從起床梳妝、上班面試、去酒吧夜店或者自己唱歌等,主播們打開App就對著攝像頭和粉絲們互動,大多數直播屬于“單口相聲”一樣的毫無主題,只是對著屏幕侃大山。據獵豹全球智庫的報告顯示,今年以來,YY在安卓端市場滲透率正在緩慢下滑中,原因則在于,YY一直堅持“給你看”模式沒有改變,而用戶對著主播無主題的表現難免審美疲勞。
KOL不露臉,語音直播是最不“尷尬”的呈現方式
從主播的角度來看,一些垂直領域的KOL并不喜歡出境,即使他們本身擁有高質量、有價值的內容可以提供但仍然不會選擇做直播這種方式。
前兩天有知名自媒體作者在文章中吐槽表示自己不會做直播,一是直播對“同步”的要求,讓他覺得單位時間消耗的成本太大;二就是自己沒有“顏值”,做直播會讓他覺得很尷尬。這位作者道出了所有不拼顏值、拼智慧的KOL的心聲。
語音直播就像是一款為他們量身打造的產品。多圖文互動的形式可以降低內容制作成本,節省主播的準備時間,而“不露臉”則可以完全消除主播會尷尬的擔憂。
直播市場的競爭到最后也必將會走向和當年微博爭奪戰同樣的境況,各家平臺的重點都會放在搶奪明星、網紅及大V資源上,而新浪微博作為網紅孵化的第一平臺,在各個垂直領域擁有的海量大V,也必將成為其在直播爭奪戰中最重要的砝碼。
根據微博公布的數據顯示,截止到2015年11月,微博專業“大V”達到230萬,覆蓋了47個行業,其中月均閱讀量高于10萬的“頭部作者”達25.3萬。從行業分布來看,動漫、作家、股票、教育等垂直行業的內容生產者數量已經超過了明星。
?

圖:紅豆Live KOL入駐情況
商業的本質最終還是要回歸到盈利,所以從一開始就要想好該怎么賺錢。除打賞之外,紅豆Live還推出付費問答功能,用戶可以通過付費讓主播優先回答自己的問題。然而,需要看到的是,目前知識付費的商業模式仍處于探索時期,分答暫停業務開始尋找新的突破口,以調整發展模式就是最好的解釋。
可行的知識變現需要注重的是知識本身,而非娛樂內容;同時提問者與KOL能有更好的互動,而非一次性買賣。因此,以紅豆Live為代表的語音直播究竟能否找到屬于自己的商業模式,還要看未來其團隊在產品及運營上的具體打法。
但不可否認,即使未來直播終將會是巨頭的天下,但這與語音直播這種全新品類的誕生與發展不存在本質矛盾,微博+紅豆Live就是很好的例子。
特別提醒:本網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若本網有任何內容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系我們,本站將會在24小時內處理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