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是我們這個時代的核心議題。兩會期間,代表委員們針對數據安全、隱私、治理等話題熱議不斷。就銀行業而言,相關資料指出,銀行業每創收100萬美元,會平均產生820GB的數據,數據強度高踞各行業之首。另一方面,商業銀行數據紛繁復雜,來源不一,且尚未完全實現有效整合,數據碎片化和數據孤島問題突出,無法充分發揮數據價值。
其中,中小銀行數據治理基礎差、問題多已引起行業廣泛關注。而在數據治理的問題上,中小銀行又存在著自身的特殊需求——傳統意義上體系龐大、功能繁雜的“數據中臺”,并不適合科技基礎較弱的中小銀行,“投入大、周期長、難落地”等因素不但背離中小銀行“小而美”的定位,甚至有可能會拖垮其發展節奏。
如何以小步快跑迭代、積跬步至千里的方式,找準切入點進行數據治理,成為了中小銀行破題的關鍵。

對此,即信ICC融合通信中臺瞄準了占據銀行數據半壁江山的“通信數據”。從前期的營銷通信數據,到中期的交互通信數據,再到后期的反饋通信數據……可以說,除了業務數據外,通信數據中同樣蘊藏了大量的客戶畫像和市場需求信息,是一座值得慢慢深挖的寶礦。
基于對通信數據的價值肯定,ICC融合通信中臺通過支持“多渠道接入、多供應商支持、插件化設計”的通信基座,從根源上實現各渠道平臺和業務系統之間的互聯互通,打造多源多維的通信數據池,賦能中小銀行邁出數據治理的第一步。

(圖片來源:玄武科技·即信)
唯一用戶ID,整合用戶全渠道畫像的關鍵
在各渠道平臺和業務系統互聯互通的底層架構上,ICC融合通信中臺得以調取各渠道平臺中的用戶身份標識(如微信渠道的微信openID、短信渠道的手機號、郵箱渠道的郵箱地址等),梳理整合后把其歸總為“唯一用戶ID”。
如此一來,不管同一用戶在不同的渠道平臺,披上了什么樣的“馬甲”,ICC融合通信中臺都可以識別出它們指向同一個用戶,從而構建更加全面、立體的用戶畫像。

(圖片來源:玄武科技·即信)
可視化數據報表,賦能從數據中得出洞見
在“渠道互聯互通”和“唯一用戶ID”的基礎上,ICC可匯總銀行多渠道的運營情況,除常規的發送量、發送趨勢、成功率等通信數據外,更可通過智能云短鏈及相關數據埋點,進一步跟蹤客戶收到通信消息后的操作,統計查看詳情、業務跳轉等鏈接的訪問量,從而進一步篩選出意向用戶,分析運營內容的成效。
同時,ICC融合通信中臺支持一鍵生成運營周/月報,依據不同業務需求及匯報場景,把采集整理后的數據轉化成為可搜索、可獲取、可閱讀、可理解的圖形報表,助力銀行各部門更高效地從數據中得出洞見。

(圖片來源:玄武科技·即信)
普華永道曾表示“數據不再僅僅是寶藏或者石油這樣直白的物質財富代表,而已經發展為如同水與空氣一般重要的必需品。”
隨著數字經濟的發展,“數據治理能力”將成為銀行綜合實力的重要因素之一。所謂種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是十年前,其次是現在——中小銀行或因種種歷史遺留原因導致數據治理基礎較差,也不太可能一步到位地搭建數據中臺,但不妨以通信數據治理為切入點,引進ICC融合通信中臺,從當下的點滴開始,逐步搭建多源多維數據池,提升數據資產競爭力。
關于我們
即信云通信是以cPaaS為基礎,涵蓋短信、語音、物聯網等通信資源及ICC、UMP、AMS、AI機器人等通信軟件平臺,并圍繞企業通信需求提供一站式云通信解決方案的企業通信云計算服務,廣泛應用于金融、政企、互聯網、快消等行業,致力于幫助企業連接用戶與渠道,在融合通信中驅動企業業務創新與發展。
特別提醒:本網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若本網有任何內容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系我們,本站將會在24小時內處理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