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咨詢與研究公司Forrester Research發布中國區塊鏈應用市場的調研報告。報告稱,隨著區塊鏈被納入中國“新基建”,以及受到政府、企業和廠商在數字化轉型上戰略投資的影響,中國的區塊鏈技術應用取得了迅猛發展,領先于其他國家和地區。在這其中,以微眾銀行為代表的先鋒企業,在金融、醫療健康等應用領域表現突出,成為推動中國引領全球區塊鏈發展的主力軍。
Forrester首席分析師Charlie Dai在報告中指出,在數字經濟的當下,中國的區塊鏈技術正在各個垂直領域發力,正積極推動銀行業、保險業、醫療業、能源業、制造業、零售業等行業的變革,優化現有的業務模式并拓展新的業務模型。其中,微眾銀行作為一家領先的互聯網銀行,對區塊鏈技術的研發進行了戰略探索,并取得了重大進展,其在銀行、醫療等行業的區塊鏈技術應用均被作為代表性案例收入本次調研報告中。
在《中國企業區塊鏈業務場景:銀行業》篇目中,機構間對賬是典型的業務場景之一,微眾銀行的機構間對賬平臺入選該場景的代表性案例。微眾銀行的平臺通過將業務資金信息和交易信息等上鏈存儲,實現交易數據秒級完成同步,并快速生成準確可信的賬目數據,促使金融機構間建立起公開透明的信任機制,實現微眾銀行與合作行之間T+0日準實時對賬,極大地降低了合作行的人力和時間成本,有效地提升了對賬的時效性與準確度。
作為國內首個在生產環境運行的銀行間聯盟鏈應用,機構間對賬平臺滿足了銀行業信息技術強監管與高安全度的要求。自2016年正式投入使用以來,零故障平穩運行至今。截止2020年底,交易記錄數超1.7億筆。

圖片來源:Forrester
《中國企業區塊鏈業務場景:醫療業》篇目顯示,區塊鏈技術可以為健康碼互認和居民隱私保護提供解決方案,粵澳健康碼跨境互認的案例入選了該場景的代表性案例。微眾銀行區塊鏈為該案例提供了底層平臺FISCO BCOS、實體身份認證及可信數據交換解決方案WeIdentity等開源技術支持,助力粵澳兩地“健康碼互認”。在該項目中,微眾銀行運用基于區塊鏈的實體身份標識及可驗證數字憑證技術,使得粵澳兩地機構在后臺不互聯的情況下,可以驗證信息的真實有效性,有效促進了數據要素在用戶知情、授權和主導下的跨地區可信流通,助力粵澳兩地居民跨境通關,免除14天醫學觀察期。
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2月28日,粵澳健康碼跨境互認已服務超5800萬人次在粵澳兩地跨境通行,對支持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社會恢復發揮了關鍵作用。

圖片來源:Forrester
特別提醒:本網信息來自于互聯網,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若本網有任何內容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系我們,本站將會在24小時內處理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