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阿爾弗萊· 繆塞,19世紀法國浪漫主義的四大詩人之一。他的作品以長詩《羅拉》 為界。在這之前,繆塞的詩熱情明麗,想象豐富,充滿了活力和希望。從《羅拉》開始,繆塞的詩風發生了變化,他一反前期的那種樂觀精神,詩中開始流露出悲觀失望和迷茫不安的心情。
1833年長詩《羅拉》的發表,不僅使繆塞獲得成功,更標志著他在思想和風格上的轉折,從此,繆塞的藝術人生邁向了一個新的境界。
2
2016年6月9日,聯想在美國硅谷舉辦第二屆全球科技創新大會(Lenovo Tech World),這也是中國企業首度在海外舉辦世界級創新科技盛會。大會期間,聯想提出要成為更加以用戶為中心的公司,實現設備和云的深度整合,并強調了聯想未來科技的三大支柱:設備創新、設備+云的連接、以及云基礎設施。
同時,聯想發布了全新的摩磁手機,包括Moto Z系列智能手機和Moto Mods™模塊創新平臺;還發布了全球首款搭載Tango技術的AR大屏智能手機PHAB2Pro等多款創新產品。
聯想集團董事長兼CEO楊元慶、英特爾公司首席執行官Brian Krzanich、全球最大的網絡創新公司之一Juniper創始人Pradeep Sindhu、勞氏集團(Lowe’s)家居改造中心首席發展官Richard Marlesberger、美國著名演員Ashton Kutcher、數十位亞布力論壇企業家等親臨現場,共同展望未來智能生活的無限可能性。
摩磁手機是本屆Tech World最大的亮點。手機的底部有十六個觸點,可外接投影模塊、音響模塊、充電模塊等,以一個又一個的模塊化設計使手機功能得到一個又一個的擴展。
這種做法可以說是和過去的手機發展截然相反。過去,通行的做法是把一個又一個的功能集成到手機里,比如照相功能,比如音響功能,手機慢慢的變得大而全,手機在集成一切,也在淘汰一切。比如我,普通的旅行已經基本上不帶相機了,手機就夠了。雖然也有一些以某個功能為賣點的手機,比如以照相功能為賣點的華為P9,以音樂功能為賣點的Vivo。但大多數的手機走在了集成的道路上,各個功能并駕齊驅。
過去,是把一個又一個的功能裝到手機里;現在摩磁手機要把這一個又一個的功能拿出來,單獨做了一個又一個的可更換的智能化模塊。這時候,手機就變成了一個主機,安上投影模塊,可在任意平面投放70英寸投影畫面;安上音樂模塊,實現更震撼音效(旭東現場演示了一首鳳凰傳奇的歌)……
手機主機和一個個的模塊,不就是摩托和她的羅拉們嗎?
3
今天的聯想,已經走在了十字路口。
過去一年,聯想集團主營業務PC和移動業務都不理想。2015財年,聯想個人電腦集團的收入同比下跌 11%至 296.46 億美元,移動業務的收入盡管同比上升 7%至 97.79 億美元,但由于在中國智能手機市場表現不佳,導致去在全球智能手機總銷量同比下跌 13%,僅售出 6,600 萬部。
財報不理想的背后,是PC行業的整體下滑,以及移動業務的后發制于人。
“早上好,舊金山。”這是楊元慶這次活動上的開場白。全程飆英文的他,明顯更自信。一身科技活動范裝扮的他,顯得很有活力,但我們幾個老朋友私下議論時都覺得,元慶這兩年白頭發多了。
這兩年,元慶不容易。今天的聯想,已經不是PC時代的那個聯想了。
4
今天,是什么時代?
2009年,我曾經把全球的IT行業劃分為幾個時代,分別是:硬件時代、軟件時代、互聯網時代、移動互聯網時代。到了移動互聯網時代,為了區分,互聯網時代又被稱為PC互聯網時代。這是現在的叫法,用不了多久,就不會區分了,PC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就會統稱為互聯網。那么,問題來了,互聯網時代之后,是什么時代呢?
各路高人有過各種各樣的描述,我的答案是:互聯網時代之后,是智能化時代。
到了智能化時代,以后的一切設備都將是一個人工智能系統,都會變成機器人!具體而言,即以后可能我們身上的每個鈕扣、每個鞋子都是智能設備,都可以互相連接并接入云端。
智能化時代,也可以被稱為“智能一切的時代”。當智能一切時代來臨,我們將被各種智能設備和智能機器人所包圍,且數量多的驚人。日本著名互聯網投資人孫正義就曾預言,2020年我們每個人會平均連接1000個設備。進而言之,未來沒有智能設備的日子,你將難以適應,就像現在如果沒有互聯網、沒有手機,你將無法生活一樣。
5
三年前,楊元慶認為正在進入“PC+”時代,PC業不會很快沒落。
昨天的活動上,楊元慶不再回避,大大方方說出:“PC要過時了”。與此相對應的是,這么絢麗的活動,整場沒有PC的什么事兒,唱主角的是手機。
PC要過時了,這不是楊元慶的口誤,這是頭發白了不少之后的新的心態的體現。
PC時代,聯想從最早一個銷售國外產品的創業公司起家,一步步成為中國PC行業的老大,再成為全球PC行業的老大,并且成為中國IT行業國際化的典范。
那么,到了智能化時代,聯想又將會發展到什么地步呢?
清康有為《廣藝舟雙楫》云:“古人論書,以勢為先。”這句話運用到今天的經濟生活中,也是一句指導性很強的名言。但話又說回來,未來的事情,誰又能說得清呢?
雖然說不清,但還是可以尋找到很多端倪。
6
“現在,我們正在進入一個“萬物智能”的時代,我們身邊的萬物都會變得更加智能。聯想要成為一個更加以用戶為中心的公司,用獨特優勢打造均衡的“設備+云”模式,更好地滿足用戶的需求。”楊元慶如是說。
從一家以產品為中心的公司,要變成一個以用戶為中心的公司,在過去的兩年里,聯想一直在轉型,在移動和云基礎設施領域進行了重要的收購,從核心的個人電腦業務向外拓展,這些都是聯想未來發展的基石。
PC時代,聯想一直是設備公司。很多使用場景下的用戶需求,用一個好的設備,一臺電腦或者一部智能手機,就都可以解決了。但現在正在進入一個“萬物智能”的時代,身邊的萬物都會變得更加智能,具有計算、存儲和網絡的模組。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僅僅用傳統的個人電腦和智能手機,已經不能滿足更多使用場景下的用戶需求,聯想要成為一個更加以用戶為中心的公司。
毫無疑問,隨著各種新型智能設備越來越多地涌現,僅有終端設備已經遠遠不夠。這些設備還要能夠無縫連接到云,實現完整的體驗,無論是在家里,在工作中還是在途中。
“設備+云”,就是聯想在智能化時代的武器。
7
智能化時代,預計到2025年,全球將有1000億連接,55%的連接將集中在商業領域,如智能化生產、智慧城市等,價值在于提升生產效率,創造生產效益。此外,45%的聯接應用在智能家居、車聯網、可穿戴設備等面向消費者的領域,將極大地提升生活品質。
這么多的聯接中,70億人的連接可能只會占到總連接數的10%,而絕大部分的聯接則會是人與物,物與物的連接。今天, 99%的設備還沒有被連接。
在聯想快速騰飛的那個年代里,中關村出現了一個著名的廣告。在電子一條街的一座樓頂,懸掛著一幅巨大的廣告,遠一站路都能看清上面的廣告詞:“全世界計算機聯合起來,英特耐特就一定會實現。”這個句式大部分中國人都耳熟能詳,這條廣告不僅能讓人會心一笑,還能讓人熱血澎湃。
當然,現在這個夢早就實現了,偉大的英特耐特先于共產主義實現了,多么令人歡呼雀躍啊!偉大的英特耐特實現了,偉大的互聯網時代誕生了。互聯網的核心是什么?也許有各種各樣的答案,但主要的核心只有一點,那就是自由自在的互聯互通。
套用一下這個句式,“全世界物體聯合起來,智能化時代就一定會實現。”
楊元慶演講中出現的第一個關鍵詞就是“連接”,他認為,在“設備+云”的時代,智能連接是支撐萬物互聯的技術基礎,它包括這樣五個方面:
• 首先,要把人與設備以更自然的方式連接在一起。比如通過語音,虹膜掃描,或用鋼筆在真正的紙上書寫,就能與設備互動。
• 其次,要實現設備和設備之間的無縫連接,使得它們能在同一個云服務平臺上協同工作,可控制,可管理,創造完整的體驗。比如通過讓家里的電器智能協同,按照你的習慣把環境調整到你喜歡的狀態。
• 第三,要保證設備和網絡之間的更好地連接,保證用戶在任何時間和地點都能無縫地連接網絡,并且可以自由選擇或者最便宜,或者最快速的連接方式。這也正是聯想的虛擬運營商業務希望達成的目標。
• 我們還要實現設備和用戶數據的連接。用戶可以容易地檢索自己存儲的數據信息,而且設備能夠更好地理解你的喜好,為你服務。
• 最后,實現設備與應用和服務的連接,讓用戶能以最自然的方式一站式地得到所需要的服務。
這些智能連接是基于場景進行“設備+云”創新的技術基礎。
8
摩托和她的羅拉們,主機加上一個個的智能化模塊,聯想新發布的摩磁手機,用Moto Z + Moto Mods™的方式,不就是想建立一個又一個的基于場景的智能連接嗎?
從PC時代到智能化時代,聯想想清楚了,楊元慶想清楚了。接下來就需要用時間去驗證,摩托和她的羅拉們是否能夠帶動聯想走上復興之路。
對于詩人繆塞來說,長詩《羅拉》讓他的藝術人生發生質變;對于聯想來說,摩托和她的羅拉們能起到類似的作用嗎?
結局,希望能如大家所愿。
特別提醒:本網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若本網有任何內容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系我們,本站將會在24小時內處理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