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阿里擬11億美元全資收購高德的消息令互聯網領域再起波瀾。可以看出,阿里明顯地加大了對移動互聯網的投入,不僅僅是這次全資收購,相信春節的Taxi大戰也令許多人記憶猶新。
在百度、阿里、騰訊的BAT陣營中,布局移動互聯網的最早是百度、騰訊。騰訊擁有微信這樣的殺手锏應用,而百度也在2013年擁有14個過億的應用,其中百度APP用戶數更達到4億。相比前兩者,阿里在移動互聯網絲毫沒有先行優勢。
從阿里來看,其商業的核心優勢是支付與平臺。而如今,微信似乎一夜間就搶了支付寶的風頭。而百度團購、百度打車的推出,也令馬云看到,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游戲規則在迅速變革,其通過“安全支付”吸引用戶的方法,已經沒有多少護城河,可以被輕易復制,諸如騰訊的財付通、微信,百度的百付寶,都從理論上可以取而代之。
因此,阿里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的競爭就顯得尤為艱辛。它必須找到核心的應用以黏住用戶,這也就是阿里入駐新浪微博的原因,但很不幸,微博的風頭,很快被微信搶走,微信用戶數悄然突破6億。在移動搜索領域,百度又強大到難以超越。據易觀數據,2013年Q4,百度在中國移動搜索市場份額占比達到了72.1%。
在剩下不多的選擇中,地圖應該算得上一個比較核心的應用。盡管阿里已經入駐高德,擁有28%的股權,但從2013年實際運營來看,百度地圖的成長速度和高德地圖的業績下滑已經形成了鮮明對比。
2013年4月最新CNNIC《中國移動互聯網發展報告》中顯示,百度地圖以40.9%的用戶份額穩居第一,谷歌地圖和高德地圖的比例分別為 23.7%和 17.7%。2013年11月中旬,CNIT-Research(中國IT研究中心)正式發布《中國手機地圖市場監測報告》。報告數據顯示,百度地圖在手機地圖客戶端累計用戶市場占比達54.26%,在周活躍累計用戶中的市場份額達51.06%,雙雙超越高德、搜狗等地圖廠商,穩居第一。
而據高德發布的財報顯示,截至9月30日,三季度高德軟件凈營收3770萬美元,同比降6%;而由于運營成本明顯上升,該季凈利也首次出現虧損,凈虧670萬美元。
這樣的結果,顯然是阿里巴巴不愿意看到的。因此,既然控股不成,阿里唯有走全資收購成子公司的道路。正如阿里巴巴表示的那樣,“通過全資收購,將有助于高德地圖和導航業務提升競爭力。地理數據及導航只是互聯網的一個應用,而融合進阿里大體系之后,高德將于阿里巴巴商業生態的基礎上發展,由此所帶來的業務及運營模式的創新。”。
從上述話語中不難體會出,阿里的意味,在O2O大戰中,過去高德引以為傲的數據優勢,導航優勢,在新的移動互聯網競爭中,都只能作為基本選項。而決定未來的,是用戶體驗,是整合能力,而這恰恰是百度地圖領先之處。可以猜想,阿里已經準備好了對高德地圖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向其競爭對手學習,建立基于O2O生態。倘若果真能夠做到這一點,則可以肯定的是,整個LBS市場將迎來新的繁榮,地圖的蛋糕,也會不斷做大。屆時,諸如數據、導航等純底層的比拼已經沒有意義,而用戶體驗的高層次較量,則將開始啟動。
特別提醒:本網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若本網有任何內容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系我們,本站將會在24小時內處理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