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中美貿易談判取得重大進展,懸而未決的中興問題也展現曙光。據華爾街日報報道,知情人士透露,中美兩國很可能會在中興問題上達成共識,禁令或將于下周解除。今日又傳出協議可能涉及巨額罰款,相當于綁票中興后美方開出了天價贖金。在處理中興事件中,充分展現了美方的霸權與狡猾,其自相矛盾的辦事邏輯背后,可以看出以特朗普為首的本屆美國政府利益至上的商人本性,“大棒”和“胡蘿卜”并施,黑臉白臉紅臉唱了個遍。本質追求的仍然是霸主地位的威懾力和利益最大化。
在此,先簡單回顧一下。首先特朗普在推特上打破僵局,為之后的要價做準備,他表示要讓中興通訊獲得公平待遇,想辦法讓其恢復生產。也表達了,中興事件關系到中美貿易談判,以及和習近平主席的私人關系。美國財長姆努欽周二在接受采訪時表示,美國政府并沒想把中興趕出該行業,并證實了中國政府已向特朗普總統提出重新審視中興禁令的要求。對比以上看似正面的聲音,美方內部叫囂聲不斷傳出:一邊美商務部表示對中興的處理無關貿易戰,只是行政處罰;另一邊美國國會強調中興通訊威脅到美國國家安全。
美方“利字當頭”,那么中興通訊起死回生的可能性就大增,盡管代價將是巨大的。但不管怎么樣,中國政府所起的作用,以及中興自身的努力也是不可抹殺的。中興一直在積極努力爭取禁令解除,中國政府方面也對此事高度重視并向美方提出了嚴正交涉,而從特朗普的推特和美國政府高管在不同場合的表態來看,美方也逐漸意識到禁止令所帶來的負面效果,有較強的意愿重新審視此事。
中興是個有8萬員工的大企業,對其施加如此嚴厲的處罰,撇開政治意義不談,美國企業也會為此遭受重大經濟損失。與之有經貿往來的美國科技公司不勝枚舉,突然將這種聯系切斷,對美國產業界的損害也不可謂之不深。雖然美國政府內部意見目前并不統一,多個高官并不承認中興事件與貿易摩擦之間有何聯系,但特朗普承認兩者之間聯系,也是特朗普態度轉變的一個重要因素。今日起,中國外交部長王毅訪問美國,希望兩國會有更好的磋商結果。

中興事件起于奧巴馬執政的2012年,調查和處理程序歷時六年之久,2017年達成和解協議。而后中興發現,由于少數幾名員工和干部的工作過失以及公司管理流程未落實到位,沒有完全履行對之前和解談判時提及的35名員工進行處罰的承諾,中興立即對這一錯誤進行了修正,將此情況主動通報給了美國商務部(BIS),并委托第三方律所獨立調查且明確在2018年4月30日上報調查結果。
但BIS無視中興自2017年以來在合規管理上做出的種種努力,在沒有任何預警的情況下,在獨立調查結果上報之前,竟然匆忙激活了禁令,對中興實施了全面禁運。這種不考慮具體情況的機械式執法,從程序上說是有瑕疵的。美方并不關心造成這一情況的具體原因和中興的主觀意愿,很難說這是一個令人信服的判罰,或許也正說明美方“醉翁之意不在酒”。
美國政界保守勢力試圖利用中興事件做大文章,是事態發展到如此地步的主要原因,而特朗普政府試圖利用此事增加與中國發生貿易摩擦時的籌碼,客觀上也加速了此事的發展。但回過頭再看去,兩者雖然可暫時合流,但保守勢力的一廂情愿,最后往往會與手握行政權的政府意愿產生沖突。強硬派考慮的只是如何遏制中國科技力量的崛起以滿足其戰略利益,政府要考慮更寬和更廣范圍內的議題。
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事情絕不是美國政府愿意看到的結果,而將中興作為大客戶的高通、康寧、Micron等美國公司員工總數,也早已超過數十萬人,這些公司失去了中興這個客戶,至少也要影響到數以萬計的工作崗位,還別提那些為數眾多受到影響的小企業了,它們遭受的打擊將會更大。

在特朗普政府將中興事件作為貿易談判籌碼這一點上,美國媒體看得更為透徹,NBC刊登Forrester Research副總裁兼首席分析師Andrew Bartels觀點:“整個科技行業都建立在復雜的供應鏈之上,涉及從世界各地獲取零部件,出于政治原因而擾亂事情,這是一個令人不安的信號。” Frost&Sullivan移動和無線通信副總裁Brent Iadarola表示:“對于中興通訊產品和技術的出口禁令將對美國無線運營商造成重大損失。此外,此舉還將在整個供應鏈中產生連鎖效應,并對美國公司如高通和谷歌產生不利影響。”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的駐地高級研究員加里?胡夫鮑爾說:“如果特朗普不讓步,我認為,該事件可能影響的就是我們芯片制造和其他技術領域里的數千份工作了。”
如果就這么讓一個特朗普口中的“中國大企業”就這么失去大部分業務的話,那么中美兩國之間不知道還有什么事情不會發生。這件事對兩國而言的核心意義是開了對抗的口子,必然導致一系列的報復與反報復,國與國之間的“冤冤相報何時了”也會就此開始。中美兩國之間那么大的貿易額,那么頻繁的經貿往來,那么多的共同利益,特朗普應該不會為了迎合保守派的訴求將這件事做到底而不惜損害美國自身利益,進而導致內部產生較大分歧,損害美國信用。要知道,就連美國國內也有較強的聲音傳出,認為商務部此次對中興的處罰有些過頭,可以懲罰中興但不必采取損害美國產業利益的做法。中興手機占有美國市場10%的份額,這些美國消費者的利益受損,也是美國政府必然會關切的議題。
過去一個月來,中興對此事的應對態度是嚴謹、務實、積極、理性的,以解除和暫緩禁令為唯一訴求,并圍繞這一目標開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除了積極與美方接洽,提供新的證據材料,還要在外界流言滿天飛的情況下維持公司士氣,提升員工凝聚力。5月21日中興發出內部信,要求大家保持理性,客觀看待解決當前問題的復雜程度,認識到磋商細節尚需一些時間。希望大家能夠堅定信心,團結一致,不受外界各種傳言的干擾,共同迎接黎明的到來。一個目標明確,勇于擔當的中興出現在人們面前,而這原本是這家企業從創業之初就具備的特質和基因,通過一次危機事件得以更加強化。
從中美關系的大環境來看,中興事件只是其中的一個小小頭緒,卻牽動了中美各方的利益神經。過去一周我國政府在中美貿易談判中取得很不錯的成績,5月19日中美雙方就貿易磋商發表了聯合聲明,其中并沒有包括特朗普政府最初提出的要求,如停止向高科技公司進行資金扶持,停止中國制造2025計劃等,這顯示雙方正在建立起良好而和諧的工作關系與溝通機制。而隨著這種局面的持續,中興事件也將很快得到公正的解決。
特別提醒:本網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若本網有任何內容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系我們,本站將會在24小時內處理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