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IT經理世界 賀文/文
當2014年林海和網聯天下(檸檬網聯全資子公司)“進場”WiFi領域創業時,邁外迪已經扎根于商業WiFi有七年之久,專注于地鐵WiFi的南方銀谷也比他們早一年多入場。
經過兩年多的摸爬滾打,到2017年時,林海他們明顯感覺到,WiFi運營進入到“下半場”,“2016年底到2017年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轉折點”。
為什么說是進入“下半場”呢?林海他們的切身感受,在2016年之前,這個行業自身是沒有造血能力的,但是到2016、2017年時,包括檸檬網聯在內,他們已經逐漸找到“賺錢”的感覺,“這個行業是可以健康發展的,自身是具備造血能力的,這對于WiFi整個行業來說就會有一個非常好的變化,意味著(它)從此不需要單純依靠資本輸血了。”
即便是4G來了之時,檸檬網聯CEO林海他們依然看好且相信,通過WiFi接入互聯網,仍將是主流的聯網方式,“過去3G的時候就想,3G來了,WiFi是不是沒了,后來4G來了,又在擔心WiFi是不是該沒了,過去的經驗都證明了,WiFi所占的流量的份額不僅沒有下降反而是在提升。”
把賺錢這件事情走通
林海回憶,到2016年中期的時候,檸檬網聯就已經有了毛利,“因為我們規模比較大,投入也比較大,所以我們在那個時候還沒有盈虧持平,堅持到去年年底今年年初,我們就開始持平了”。更為關鍵的是,林海他們把賺錢這個方向走通了。
總部位于中國深圳的檸檬網聯,是一家打造垂直場景免費WiFi運營及提供移動互聯網綜合服務的公司,專注藍領及校園市場,他們所推出的免費上網產品“WiFi精靈(MagicWiFi)”,以及“幸福工廠”、“智慧校園”等項目均是面對藍領工人及學生群體。
官方資料顯示,檸檬網聯通過聯合共建模式已覆蓋了中國1500萬藍領和學生,截至2016年底檸檬網聯已服務超過600萬用戶。目前,富士康、昌碩、歐普照明、格蘭仕、格力、TCL等知名企業工廠以及全國諸多職業學校都已經選擇檸檬網聯推出的免費WiFi服務。
林海介紹,檸檬網聯的免費WiFi業務目前尚未盈利,不過其他業務有著良好的現金流,具備自我持續造血的能力。在檸檬網聯的規劃里,WiFi熱點將成為聚攏用戶的平臺,扮演直接渠道的角色;通過搭建移動互聯應用和服務平臺,開拓移動廣告、應用分發、游戲聯運、O2O等移動互聯網業務,來實現良性的“自我造血”。
“要盈虧持平或者盈利是蠻容易的,但是你要上規模去盈利的話是比較困難的,也只有上規模的盈利才代表著你有持續發展的能力。”林海坦言。從2017年開始,檸檬網聯要突破的是,實現可以“規模化”的盈利。
可“規模化”的盈利能力
某種程度上,檸檬網聯是幸運的:持續的足夠的資本輸血,支持到他們跨過可“規模化”盈利的關鍵點。林海介紹,公司前后融資將近兩個億。在2016年3月檸檬網聯掛牌新三板前接連進行巨額融資,15個月4次融資。
要實現可規模化盈利,除了資本的助力,還需要各種資源的整合和接入。林海舉例說,比如應用分發,需要有大的應用庫;要做廣告,就需要有大的廣告平臺;要做內容分發,就要有大的內容分發平臺;甚至包括后臺的資源,以及最關鍵的是,是團隊運用整合這些資源的能力。騰訊之于檸檬網聯,成為騰訊“雙百計劃”企業,就是這種“資源性”投資。這樣一來,檸檬網聯獲得了應用寶、騰訊視頻、騰訊文學還有騰訊廣點通等資源上的支持。
不過,這些對于創業團隊來說,都只是“賦能”的部分,真正的能量還來自于團隊自身。“非常踏實和務實”,“能夠不斷地去想辦法”,這是林海對團隊的評價。他說,“創業最重要的是想辦法,因為創業困難太多了”。
有一個細節,林海從WiFi技術和廠園特點出發搭建自己的技術團隊,從路由器行業挖掘專業人才從事研發工作,研發投入力度非常大。2014年WiFi精靈團隊有將近100人規模時,其中超過三分之一都是技術研發人員。林海曾對外分享過,與WiFi商用場景不同,工廠宿舍分布密集,一棟樓如果布置較多路由器的話,相互之間會產生信號干擾,怎么解決穩定性的問題是技術層面的關鍵。
在實現“規模化”盈利的過程中,林海認為,當下有兩個重點業務方向:一是繼續“上規模”,包括WiFi熱點的占有數量,免費WiFi服務接入的工廠、鋪設到的校園的數量,背后直接關聯的是用戶的規模;二是平臺的開放和運營能力,把平臺開放出來,大家一起來想辦法,大家一起來分享共享增長。
林海所說的“開放平臺”,主要包括開放資本輸出能力,可進行投資、收購和融資租賃;運營變現能力,實現前向+后向的產品運營;技術平臺能力,硬件、組網方案、計費系統和大數據以及組網對接能力等。
具體來說,對于有用戶資源、但沒有變現能力的合作伙伴,檸檬網聯會接手來幫對方運營,即對外開放檸檬網聯的運營能力;也有合作伙伴有好的產品,檸檬網聯則把用戶的資源,包括一部分現金的投入投給合作伙伴,推動他,用他的創意和好的運營能力去實現收益的最大化。
林海預期,檸檬網聯今年應該能夠實現比較規模化的盈利,明年爭取能夠再翻一倍。
當WiFi運營行進到“下半場”,林海認為,行業參與者都需要未雨綢繆的是,大家如何“從各自的垂直領域里跑出去”,“能夠把全國的WiFi形成一個完整的網絡”,“聯合起來,給用戶創造一個更加好的用戶體驗”。林海暢想:用戶去到地鐵的時候用南方銀谷的WiFi網絡,到工廠學校的時候用檸檬網聯的網絡,到商戶的時候用邁外迪的網絡,到機場的時候用機場的網絡,這些WiFi網絡能夠無縫的銜接起來,這樣才能給用戶帶來更好的體驗。
雖然現在看來,這還是相當理想國的事情,但是林海他們堅信,這個肯定是未來的趨勢,而且“不是能不能做到的問題,而是一定會做到”,因為用戶需求擺在那里。
特別提醒:本網信息來自于互聯網,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若本網有任何內容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系我們,本站將會在24小時內處理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