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1日下午,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中國殘聯于山西省太原市召開推進會,部署做好2017年就業援助月和東北等困難地區就業援助專項行動。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副部長張義珍、中國殘聯副理事長程凱出席會議并講話。河北、山西、遼寧、吉林、黑龍江五省人社廳負責同志以及智聯招聘、滴滴公司、山西焦煤集團等部分企業代表參加了本次會議,智聯招聘CEO郭盛現場分享了五省就業數據,并從人力資源實踐角度,為解決困難地區就業援助工作提出建議。
張義珍指出,就業援助工作是保民生、兜底線、救急難的重要舉措,事關困難群眾的衣食冷暖,是織密扎牢民生保障網的重要內容,是政府應盡的責任與義務。近年來,各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認真貫徹中央決策部署,制定符合需求的扶持政策,實施有針對性的“一對一”幫扶,逐步建立完善就業援助制度,幫助了一大批就業困難人員走上工作崗位,確保零就業家庭動態清零,取得較好效果,值得肯定。但仍要看到,就業援助工作仍然面臨著一些困難與問題,各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必須不斷加大工作力度,創新幫扶措施,讓就業困難人員得到實實在在的幫助,充分感受到黨和政府的關心和溫暖。
張義珍強調,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每年會同中國殘聯舉辦就業援助月活動,目的就是在日常援助的基礎上,利用元旦春節前后一個月的時間,集中力量為就業困難人員和殘疾人提供更高質量的就業服務。今年,針對部分地區去產能任務重,職工安置壓力大的情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會同發改委等5部門部署實施了東北等困難地區就業援助行動,調動發揮部門、群團和企業積極作用,推出11項專項行動,助力困難地區勞動者就業創業,穩定區域就業形勢。在援助對象上,兩項活動都盯住當前就業工作中最重要的任務和難點。各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要積極履行職責,主動采取措施,認真開展好兩項活動。一是要迅速部署。根據活動具體要求,結合地方實際,抓緊制定有較強針對性和可操作性的具體活動方案。二是要注重實效。要扎扎實實幫扶一批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就業,穩定一方就業局勢,努力化解就業風險。精準鎖定就業困難人員、就業困難地區以及去產能職工分流任務重的企業,制定“一人一策”、“一城一策”、“一企一策”的精準援助方案。三是要聚集合力。要發揮工會、共青團、婦聯、殘聯的重要作用,共同推動活動開展;廣泛動員人力資源服務企業、滴滴阿里等新經濟平臺以及各類企業參與活動,挖掘和提供一批就業崗位;鼓勵引導勞動者轉變觀念,通過努力和幫扶實現就業創業。四是要鞏固長效。要堅持日常援助與集中援助相結合,就業服務與崗位兜底相結合,政府推動與市場參與相結合,根據經濟業態新發展、就業形式新變化,不斷改進援助方式與內容,建立長效化的就業援助工作機制。
程凱指出,千方百計促進殘疾人及其家庭就業增收,是殘疾人實現小康的關鍵,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與中國殘聯共同舉辦就業援助月活動,就是希望為解決包括殘疾人在內的就業困難人員的搭建平臺,營造濃厚的氛圍,尋找更多的出路。從連續多年的情況來看,就業援助月活動在促進就業困難群體實現就業和擴大社會參與等方面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各級殘聯組織要積極行動,參與到就業援助月活動中來。一要在“就業幫扶”上下功夫。要加強與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以及人力資源服務企業的溝通配合,發揮各自優勢,摸清底數,找準對象,開發崗位,精準幫扶。二要在“真情相助”上下功夫。要走到未就業殘疾人身邊去,走進有意愿安置殘疾人的用人單位去,想方設法,宣傳政策,排憂解難,確保就業援助月活動取得實效。三要在落實和完善政策上下功夫。要通過援助月活動,發現問題,積累經驗,完善政策,拓展服務,逐步形成殘疾人就業援助的長效機制。
作為國內領先的職業發展平臺,智聯招聘一直在利用大數據工具觀察研究不同行業、不同領域的就業形勢變化情況。在本次會議的論壇環節,作為首個發言的人力資源服務企業代表,郭盛表示,雖然我國的經濟社會結構處于轉型期,但通過就業大數據可以發現,IT互聯網、房地產、金融、教育等領域明顯提升了河北、山西等五個省份的就業信心,其中互聯網行業第三季度的職位量同比增幅超過了67%。這些行業的發展為就業市場帶來了新的希望和未來,也讓我們在迷茫中看到了更多的亮光。
郭盛表示,企業發展不能只注重商業屬性,更應該注重社會屬性,勇于承擔社會責任。為了更好的幫助河北、山西等五個省份實現企業需求與人才供給之間的高效精準匹配,智聯招聘已經針對去產能和大學生分別上線了專題招聘頁面。未來將進一步發揮自身的平臺效應,繼續與政府、企業開展協作,以“聚才”“用才”“育才”為核心,為困難地區聚攏引進高端人才,配合政府進行職工轉崗的就業安置,落地重點就業群體的就業援助工作。
會上,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中國殘聯與河北、山西、遼寧、吉林、黑龍江五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以及智聯招聘等公司舉行了人力資源服務企業聯合招聘行動啟動儀式,滴滴公司與山西焦煤集團、河北鋼鐵集團唐鋼公司分別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和幫扶協議。
特別提醒:本網信息來自于互聯網,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若本網有任何內容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系我們,本站將會在24小時內處理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