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智能手機收入仍在上漲
2月26日上午消息,根據市場調研機構GfK的數據,盡管2018年全球智能手機總體銷量同比下滑3%,但其營收增長5%達到了522億美元。
GfK的數據顯示,智能手機和可穿戴設備依然是1.2萬億美元技術消費類市場的主力,市場份額占據44%。盡管2018年全球智能手機銷量下降3%至14.4億部,但銷售額依然強勁,達到了522億美元。
由于蘋果、三星和華為等主要品牌不斷突破消費者愿意支付的界限,智能手機的平均售價本應上漲。2018年出售的智能手機中,約12%的價格超過了800美元。此外,150美元到400美元的市場依然競爭激烈,占2018年全球智能手機銷量的46%(2017年為44%)。
該機構指出,缺乏吸引力的創新無疑延長了消費者換機周期,讓平均售價面臨壓力。結果,2018年智能手機平均售價下降了2%,約為384美元。
GfK表示,整體消費趨勢應該是“市場上擁有更少但質量更高的產品”,科技行業面臨的挑戰是,人們還是傾向于把錢花在體驗上。最簡單的例子就是:內存大小、更大屏幕甚至更多攝像頭都不會點燃消費者的想象力并刺激需求。
該機構表示,由Apple Watch主導的可穿戴設備市場持續增長。同比需求增長16%,銷售增長35%。這些需求是由支持SIM卡的智能手表推動,他們代表了可穿戴設備中大部分銷售價值,基于SIM卡的智能手表占據可穿戴設備銷售額的17%。
與此同時,智能穿戴設備中的高價產品再次推動了收入增長。
不過中國市場的情況并不理想。2018年第四季度中國智能手機市場需求同比下降19%,而中國市場又占據全球市場銷售額的27%,從而對全球市場產生了重大影響。
相對而言,一新興市場增長表現更加強勁,中歐及東歐地區也保持了部分增長。
特別提醒:本網信息來自于互聯網,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若本網有任何內容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系我們,本站將會在24小時內處理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