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個用戶使用的數據視圖的描述稱為“外模式”。外模式又稱“用戶模式”,是用戶的數據視圖,也就是用戶所見到的數據模式。外模式是數據庫用戶(包括應用程序員和最終用戶)能看見和使用的局部數據的邏輯結構和特征描述,是數據庫用戶的數據視圖,是與某一應用有關的數據邏輯表示。
本教程操作環境:windows7系統、Dell G3電腦。
單個用戶使用的數據視圖的描述稱為“外模式”。
外模式(external schema)是用戶與數據庫系統的接口,是用戶用到的那部分數據的描述。外模式是用戶的數據視圖,也就是用戶所見到的數據模式。
外模式由若干個外部記錄類型組成。外模式也稱子模式(Subschema)或用戶模式,它是數據庫用戶(包括應用程序員和最終用戶)能看見和使用的局部數據的邏輯結構和特征描述,是數據庫用戶的數據視圖,是與某一應用有關的數據邏輯表示。對應于用戶級。它是某個或某幾個用戶所看到的數據庫的數據視圖,是與某一應用有關的數據的邏輯表示。
外模式面向具體的應用程序,定義在邏輯模式之上,但獨立于存儲模式和存儲設備。設計外模式時應充分考慮到應用的擴充性。當應用需求發生較大變化,相應外模式不能滿足其視圖要求時,該外模式就必須做相應改動。
說明:
一個數據庫可以有多個外模式。由于它是各個用戶的數據視圖,如果不同用戶在應用需求,看待數據的方式,對數據保密的要求等方面存在差異,則其外模式描述就是不同的。即使對模式中同一數據,在外模式中的結構,類型,長度,保密級別等都可以是不同的。另一方面,同一外模式也可以為某一用戶的多個應用所應用,但一個應用程序只能使用一個外模式。
外模式是保證數據庫安全性的一個有力措施。每個用戶只能看見和訪問所對應的外模式中的數據,數據庫中的其余數據是不可見的。
擴展知識:數據庫三級模式
人們為數據庫設計了一個嚴謹的體系結構,數據庫領域公認的標準結構是三級模式結構,它包括外模式、概念模式、內模式,有效地組織、管理數據,提高了數據庫的邏輯獨立性和物理獨立性。用戶級對應外模式,概念級對應概念模式,物理級對應內模式,使不同級別的用戶對數據庫形成不同的視圖。所謂視圖,就是指觀察、認識和理解數據的范圍、角度和方法,是數據庫在用戶“眼中"的反映,很顯然,不同層次(級別)用戶所“看到”的數據庫是不相同的。
-
概念模式
概念模式又稱模式或邏輯模式,對應于概念級。它是由數據庫設計者綜合所有用戶的數據,按照統一的觀點構造的全局邏輯結構,是對數據庫中全部數據的邏輯結構和特征的總體描述,是所有用戶的公共數據視圖(全局視圖)。它是由數據庫管理系統提供的數據模式描述語言(Data Description Language,DDL)來描述、定義的。概念模式反映了數據庫系統的整體觀。
-
內模式
內模式又稱存儲模式,對應于物理級。它是數據庫中全體數據的內部表示或底層描述,是數據庫最低一級的邏輯描述,它描述了數據在存儲介質上的存儲方式和物理結構,對應著實際存儲在外存儲介質上的數據庫。內模式由內模式描述語言來描述、定義的。內模式反映了數據庫系統的存儲觀。
在一個數據庫系統中,只有唯一的數據庫, 因而作為定義 、描述數據庫存儲結構的內模式和定義、描述數據庫邏輯結構的模式,也是唯一的,但建立在數據庫系統之上的應用則是非常廣泛、多樣的,所以對應的外模式不是唯一的,也不可能是唯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