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智能相對論
作者 | 沈浪
又一家美國科技企業敗走中國市場!
前不久,美國虛擬化巨頭思杰系統(Citrix System)公司發布公告,“已決定停止在中國市場(包括香港地區和澳門地區)的所有新的商業交易,包括直接面向客戶的交易和通過渠道合作伙伴開展的交易。”如今,這份公告已經全面生效,“靴子”已經落地。
在中國,Citrix公司主要深耕于虛擬桌面軟件領域,占據著較高的市場份額。根據全球領先的IT市場研究和咨詢公司IDC發布的《中國虛擬桌面軟件及云服務市場半年跟蹤報告,2023H1》(以下簡稱:IDC報告),現如今桌面云市場呈現出虛擬桌面軟件和桌面即服務(即DaaS)并行的趨勢,其中DaaS市場受益于云服務的普及迎來爆發式增長,在過去兩年內的平均增速達到150%。
但是,在中國,云服務又面臨分化,與國外普遍接受公有云的路徑不同,國內政企組織更傾向于采用混合云的解決方案。在這個過程中,國內桌面云市場的供求關系就不可避免地面臨調整。或許是難以適應中國市場的變化,Citrix公司扔下一句“業務成本不斷上升”的由頭便撤出了中國市場。
那么,Citrix公司的判斷和行動在中國桌面云市場又將掀起什么樣的浪潮和討論?實際上,聚焦IDC報告不難發現,今天的國內桌面云市場早已有了本土的領軍者和新秩序。
01、中國的桌面云江湖:座次已定,秩序漸成
Citrix公司在巔峰階段曾占據全球幾近一半的虛擬化市場,進入中國市場后更是廣受青睞,中國客戶一度超過2400家,其中就包括了中國移動、中國石化等國內知名企業。
如今,攻守之勢異也。隨著國產虛擬化技術不斷進步,本土廠商已經后來居上。根據IDC報告,在中國桌面云市場前六排名中,本土廠商占據了四席,另外兩家海外企業分別為Citrix和VMware。其中華為更是位居Top1,自IDC于2016年發布該報告以來連續8年領跑中國桌面云市場。

換句話說,國內桌面云市場的格局已然確定,本土廠商的領軍情況已經成型。Citrix公司的退出并不會對國內桌面云市場的格局帶來太大的震蕩,唯獨可以思考的恰恰是Citrix公司撤離后空出來的市場究竟將會被誰所“吃下”?
關于這一點,就不得不提及Citrix撤離中國的理由,“業務成本不斷上升”——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情況?答案在于市場供求方的主導地位變了。
以前是供給側主導,表現為“廠商有什么,客戶用什么”,現在是需求側主導,表現為“客戶要什么,廠商給什么”。以桌面云市場為例,國內政企客戶在數字化、智能化轉型的驅動下,業務和應用已經上云,單一的虛擬化桌面根本無法滿足當前國內市場的需求。
如果只能提供單一的解決方案,那必然是無法跟上國內市場的節奏。像華為云之所以能長期領跑國內桌面云市場,其背后就有兩套產品線專為不同需求的政企打造,一是云服務產品Workspace,可部署在公有云、華為云Stack、HCSO、邊緣小站CloudPond底座上;二是桌面虛擬化方案FusionAccess,部署在客戶數據中心上。
很顯然,多條路徑也就意味著成本的增加。而具體的政企需求也遠比以上說出來的要更加復雜,這是國內桌面云市場逐漸呈現出來的秩序——如果桌面云廠商在現階段無法適應這種多路徑的差異化解決方案,那么就只能退場。
02、桌面云江湖紛爭:Citrix空出來的市場,誰能吃下?
當然,在大多數人眼中,桌面云產品看起來就差不多,為什么還會有這么多具體且復雜的需求?正所謂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這樣的觀點對也不對。
以Citrix和華為云為例,兩者的產品功能對標度可達到95%,基本都能覆蓋企業常用特性。但是,在一些特定的功能和場景上,華為云則是更優于前者,這也就奠定了華為云桌面在過去8年時間里的長期領跑優勢。

實際上,桌面云廠商的比拼就好比江湖門派之間的角力。在武俠小說中,江湖門派能否讓人趨之若鶩,無非看三點:一是心法,屬于修煉內功,心法越強,基礎越穩;二是招式,屬于修煉絕技,招式越硬,打架越強;三是聲望,屬于門派背書,聲望越高,保障越大。
對此,以華為云為例,可進一步來看國內政企客戶對桌面云廠商的選擇導向。
第一,心法對應云桌面的底座構建。華為云桌面背靠華為云,可提供全云底座,包括公有云(含邊緣云)、混合云、虛擬化等多種部署形態產品解決方案。也就意味著,不同的企業和企業在不同的階段所面臨的各種需求,都能在華為云桌面上得到解決。比如,銀行的研發辦公就可以采用本地部署或跑在私有云上的云桌面,以保障安全、可控、合規;而客服辦公則采用公有云云桌面,以減少成本、提高數據存儲空間等。
目前,在桌面云市場上能真正做到全云底座的廠商并不多,而隨著政企的數字化、智能化轉型越來越向云端推進,也就意味著云服務的基礎建設將進一步影響著桌面云市場的走向。而華為云以全云底座為代表的心法,就成了其在市場上備受青睞的關鍵。
第二,招式對應云桌面的方案優勢。相比其他廠商,華為云桌面在實踐中有三大優勢,一是性能調優,基于華為自研的HDP高清傳輸協議,可支持144FPS超流暢顯示、高清低碼等優質體驗。比如像制造行業的研發設計所涉及的3D建模、場景擬真、實時渲染等需求,都可以滿足。
二是極致安全,區別于業界虛擬卷通過格式化方式清除數據,華為對銷戶虛擬卷采用物理Bit清零措施,確保數據不可恢復,杜絕信息泄漏風險。此外,華為云桌面還支持三員分立,權限由系統管理員、安全管理員、安全審計員分攤,相互牽制又互相監督,避免權限過度集中。
三是穩定可靠,華為云桌面支持容災、備份、自助快照等功能,結合上文所述的極致安全特性,充分滿足金融、銀行等領域客戶極高的可靠性需求。以容災為例,除了業界廠商通用的容災方案,華為云桌面還支持陣列復制容災,包含數據中心容災切換、用戶虛擬機容災和云桌面數據容災,有多個備用方案以保障客戶的數據和業務可靠運行。
第三,聲望對應云桌面的廠商背書。拋開華為本身的品牌效應不說,華為云桌面的背書主要來自三個層面,一是行業認可,連續8年領跑國內桌面云市場;二是客戶認可,已服務全球110多個國家和地區,擁有超過350多萬用戶;三是生態認可,在國產化和軟硬性兼容上,華為云不斷迎來突破,可支持Windows、Ubuntu、統信UOS、麒麟OS等國內外操作系統,同時適配國內外近萬款軟件,并兼容手寫板、高拍儀等近千款外設。
總的來說,華為云桌面在國內桌面云市場上地位之高,有著三大門派優勢,一是心法夠強,全云底座能幫助企業全面修煉內功,穩定基礎;二是招式夠硬,性能、安全、可靠三大特性對應滿足金融、政府、制造等重點行業的高要求;三是聲望夠高,市場的領跑持續帶動行業生態的拓展,不斷吸引更多的生態伙伴融入,形成合力。
那么,把這三點重新剖開再聚焦,對應來說就是當前國內桌面云市場所追求的產品特性。對于國內政企客戶而言,他們所期望的一是能把業務和應用拖起來的多云架構;二是能精準解決業務和場景需求的專業能力;三是能持續穩定發展且不會隨時“跑路”的可靠廠商。
隨著Citrix公司的撤離,接下來國內的政企客戶必然會更加敏感,那么對桌面云廠商的選擇也會更加謹慎,誰能在這三點上打動他們,誰或許就能吃下Citrix公司敗走后空出來的市場。
03、論道桌面云江湖,不過萬變不離其宗
以上的判斷,也對應IDC在報告中對國內桌面云市場的預想,「未來虛擬桌面軟件和云服務市場將主要聚焦于引入新興技術、進行場景化創新,以及構建一個全面的生態系統。」
引入新興技術,即多云底座統一架構;場景化創新,即專業化場景解決方案;全面的生態系統,即國產化和軟硬性兼容的結果呈現。對應來說,就是上文所強調的心法+招式+聲望三位一體的門派優勢。
不難發現,當前還活躍在市場上的廠商大多在沿著這個思路進行優勢強化。哪怕是華為,已經跑到了國內桌面云市場的Top1,也仍舊不遺余力完善多云底座統一架構,在場景上深耕金融、政府、制造等行業,在生態上持續保持開放,打造全新生態。
根據華為的預想,以云桌面作為辦公平臺,企業可靈活集成華為云上豐富的算力、安全、AI等能力,快速獲取華為云基礎設施、技術、經驗支持。也就意味著,云桌面將是企業數字化、智能化轉型的重要入口。
那么,隨著這一定位的逐步清晰,中國桌面云市場的未來就一定是明朗的。不管什么樣的企業退出市場,都將無法阻止中國企業向智能化、數字化轉型的大趨勢。
*本文圖片均來源于網絡
#智能相對論 Focusing on智能新產業新服務,這是智能的服務NO.252深度解讀
此內容為【智能相對論】原創,
僅代表個人觀點,未經授權,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包括轉載、摘編、復制或建立鏡像。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且未核實版權歸屬,不作為商業用途,如有侵犯,請作者與我們聯系。
•AI產業新媒體;
•澎湃新聞科技榜單月度top5;
•文章長期“霸占”鈦媒體熱門文章排行榜TOP10;
•著有《人工智能 十萬個為什么》
•【重點關注領域】智能家電(含白電、黑電、智能手機、無人機等AIoT設備)、智能駕駛、AI+醫療、機器人、物聯網、AI+金融、AI+教育、AR/VR、云計算、開發者以及背后的芯片、算法等。
申請創業報道,分享創業好點子。點擊此處,共同探討創業新機遇!
本文素材來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將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