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行業必須擁抱AI。
說這句話的是,華為公司常務董事、華為云CEO張平安。
在2024華為云&華為終端云創新峰會落幕之余,市場再次將目光集中在華為云的身上。在過去幾年之間,華為云厚積薄發,在市場份額、品牌影響力等多個方面發力。
從結果看,去年,12月Canalys公布2023年第三季度中國大陸云計算市場最新數據。數據顯示,該季度中國大陸云基礎設施服務支出同比增長18%,達到92億美元,占全球云支出的12%。
其中,華為云市場份額為19%,同比增長16%,為第二大云廠商。
張平安強調:“我們必須要有澎湃的AI算力,華為云矢志要將技術扎到根,做AI算力的沃土,推動行業智能應用創新,攜手伙伴構建核心技術生態,共同加速千行萬業的智能化。”
短短數年時間,華為云實現了一次從量變到質變的迭代,這一路徑中,AI算力、生態、出海已經成為關鍵詞。
01華為云戰略之一:AI算力
從2012年攜手國家信息中心建設國內首個政務云,到累計服務超800個政務云,300多家金融機構,為70家全球五百強企業提供數字化轉型云底座。這一路,華為云越戰越勇。
2015年中國云計算市場全面開花,國內IT企業紛紛向云計算轉型,云計算不再是新穎的概念,再加上移動互聯網對傳統行業的顛覆性影響,中國用戶“云化”需求快速提升。這一年,華為正式推出華為云服務,最初提供的是云存儲和云計算服務,到了2017年,華為云正式進入公有云市場,并在云計算產品的基礎上推出了一整套解決方案,開始不斷加速在云服務領域前進的步伐。
發展了4年之后,通過前期的積累,華為云發布了企業數字化全場景智能化戰略,通過與場景的結合,推動中小企業進行數字化轉型的同時,推出“云云協同”策略,從這一時期起,AI算力已經成為華為云一個核心關鍵詞。
當下,AI正在重塑千行百業,也促使著云算力的迭代升級。“所有的行業必須擁抱AI,我們必須要有澎湃的AI算力,華為云矢志要將技術扎到根,做AI算力的沃土。”張平安表示。
為了推進AI算力,華為云推出了三步走:
首先,云化算力。
從資源規模來看,華為云在貴安、烏蘭察布和蕪湖有三大AI算力中心以及分布在各地的30多個分節點,足以支撐處理萬億參數的大模型。
其次,云平臺上升,操作系統下沉。
早在2021年6月3日,華為云首次提出“云云協同”策略,即把基礎設施底座華為云和移動應用生態華為終端云服務進行深度協同,為開發者和伙伴提供統一的服務與體驗。
2024年,隨著人工智能爆發式增長,“云云協同”進入了一個全新階段:鴻蒙與昇騰云的深度協同,將打破算力及AI能力的瓶頸,帶給鴻蒙生態內的企業更快、更強、更可靠的智能化開發體驗。
截至目前,鴻蒙生態設備數量已達8億(截至2024年年初),包括手機、PC、平板、智慧屏、車機等高頻使用終端設備,已有支付寶、淘寶、美團等數千個企業和機構啟動了鴻蒙原生應用開發。未來,千行萬業的應用將AI創新生態上實現智能化躍遷。
華為終端云總裁朱勇剛表示:“8億全場景設備的龐大規模,將為華為云和華為終端云在能力和生態上的協同提供堅實的基礎,使我們的多元化服務得以高效觸達更廣泛的用戶,并為千行百業的伙伴帶來更多增長。”他透露,今年四季度,HarmonyOSNEXT鴻蒙星河版面向消費者的商用版本將發布。鴻蒙將在年底實現5000+鴻蒙原生應用開發,最終實現50萬+原生應用。
03 華為云戰略之二:出海
出海,這是華為云幾年前就已經制定的一大戰略。
節點財經注意到,華為全聯接大會2022之旅首站就在泰國曼谷開啟,當時華為云CCE Turbo、分布式云原生UCS、盤古海浪大模型、虛擬直播服務、代碼檢查和云測試等超15項創新服務首次面向全球落地。
華為全聯接大會是華為面向ICT(信息基礎設施)產業的年度最重要活動之一,這一大會首度在國外舉辦,也標志著以華為云為代表的華為ICT正加大出海步伐。
華為將海外全聯接大會第一站選在泰國曼谷,具有重要意義。
張平安公布了一組數據:到2022年底,華為云將布局全球29個區域、75個可用區,覆蓋170多個國家和地區。通過與全球1700多張運營商網絡直連,其面向客戶提供低時延、高穩定性的算力服務。全球客戶都可以在50ms之內獲得華為的云服務,無縫享受實時音視頻、在線教育、實時游戲等服務。
泰國數字經濟與社會部部長H.E. Chaiwut Thanakamanusorn在會上說,后疫情時代,泰國需要轉型以創新與知識為主導的增長模式。泰國采取了建設和升級數字基礎設施的措施,計劃到2027年,核心數字經濟產業附加值將占到全國GDP的30%,數字經濟競爭力達到全球前30名,培養超50萬數字人才。華為已經在泰國數字化轉型中發揮企業力量。
2023年,華為云持續推進“全球存算一張網”建設,已覆蓋30個地理區域,84個可用區,為全球17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客戶提供計算、存儲、網絡、安全等基礎設施服務
在產品端,華為云也在不斷發力,今年2月,華為云在“中企出海論壇”上發布全球業務Boosting2.0解決方案,該方案主要面向中國出海企業。華為云全球Marketing與銷售服務總裁石冀琳表示,數字經濟和智能技術正在全球催生新一輪的智能革命。
乘云出海,華為云的出海戰略,正在推進中。
03 華為云戰略之三:生態
華為作為ICT運營商,積累了完整的云技術生態和渠道銷售能力。近幾年,華為云逐漸放棄做“總包商”,而是把合作伙伴推向前臺。華為云稱之為“釋放數字生產力,一切皆服務”。
回溯這一戰略的提出,還是2021年。這一年,華為云首次提出“一切皆服務”戰略目標,2022年又推出了1個統一身份,GoCloud和GrowCloud 2個合作框架,6種伙伴角色的新生態伙伴體系,到2023年,華為云依然秉承“一切皆服務”的戰略,堅守“共創、共享、共贏”的生態理念,與生態伙伴共進退。
2022年,國際研究機構Canalys在調研40多家亞馬遜AWS全球合作伙伴后發現:合作伙伴每銷售1美元,亞馬遜AWS就能獲得6.4美元。
背后的原因不難理解:生態伙伴越多,服務的客戶越多,帶動的云資源、提供的云服務越多。由此,生態伙伴都能加速成長、持續成功,借此產生“飛輪效應”。
而華為云要做的,就是成為驅動“生態飛輪”旋轉的“第一原動力”。
如今,生態已經成為華為云當前最重要的戰略之一。
目前,華為云生態已聚合了全球超過600萬開發者,45000多家合作伙伴。華為云開天aPaaS聯合伙伴沉淀了多個行業aPaaS和基礎aPaaS,開放超過136,000個API。作為華為云生態的核心載體,華為云和伙伴一起打造了業界最佳的B2B企業應用一站購平臺。目前,云商店已有7000多家伙伴入駐,上架了10000多款商品,覆蓋了10多個行業,服務全球超過50萬客戶……
在業務角度看,當數字化轉型逐步從淺水區走向深水區,逐漸進入行業縱深,在垂直場景中,企業客戶所面臨的考驗更為細節,這就要求華為云能夠與真正“懂”行業需求的服務商,一起為客戶提供更具針對性的云服務。
通過生態戰略,華為云不僅能塑造自身的護城河,更能攜手合作伙伴實現共贏。
文 / 零度
申請創業報道,分享創業好點子。點擊此處,共同探討創業新機遇!
本文素材來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將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