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訊)完整的個人信息,真實的工作經歷,這是都是招聘企業希望詳細了解的。在傳統招聘過程中,雇主不可能充分了解求職者的背景信息,有可能造成企業與求職者的利益損失。而現在通過SNS,企業能夠詳細了解求職者的經歷背景,優秀的求職者也能獲得更多的職業信息和機會。
SNS經過幾年的發展越來越需要垂直細分市場。這時候,商務社交網站便成為職場商務人士集中的線上社區。而其互動招聘功能漸漸表現出其不可比擬的優勢。LinkedIn是國外最大的商務社交網站,于2003年開始運營。至2011年,已遍布200多個國家并超過1億的用戶。LinkedIn不同于智聯招聘或51job這樣的專業招聘網站,用戶并沒有明確的找工作意向。但是通過LinkedIn上的朋友和圈子,很容易認識到許多專業人士,用戶的工作背景就是一個現成的真實簡歷。
如同國內所有大型網站效仿國外網站一樣,LinkedIn的成功也引來了無數創業者的跟隨,從網站定位、網站服務、網站產品、網站設計、盈利模式等等方面進行效仿,但卻鮮有能與LinkedIn一決高下的。雖有個別商務社交網站受到風險投資的青睞,但均無法積累起足夠的人氣,更不要說探索出自己的盈利模式。國內的商務社交網站為何不溫不火,究其原因如下:
用戶缺乏對網站的信任,缺乏根基的商務社交網站不能帶給用戶足夠的安全感而提交詳實的資料,國內商務社交網站上登記的資料。絕大多數都沒有電話號碼,甚至沒有IM,只是留了私人郵件或博客地址。
用人公司的招聘機構太過依賴于傳統的招聘網站,51job、ChinaHR等網站提供的服務已經足夠滿足他們的需求,而在高端人才市場上,獵頭需要更為詳實的目標信息,這恰恰又是現有商務社交網站的短板。
所以,建立一個取得用戶信任的并且能完全滿足于企業招聘需求的專業商務SNS網站就顯的十分必要。而國內第一家專注于金融行業的商務社交網站—金融圈(www.jrq.cn),其出現為國內商務SNS網站帶來了”強心劑”。
金融圈覆蓋全國80%以上的金融人士,人脈涵蓋全國100多家證券機構,2000多家營業廳。目標用戶直達金融人群,使網站的用戶更具商業價值。用戶通過個人品牌的樹立,可以快速從眾多的求職者中脫穎而出,獲取企業的青睞。企業用戶可在金融圈內進行立體式人才搜索,在眾多金融從業人員中找到、接觸并獲得最優秀的人才候選者。
金融圈還根據企業對人才的需求條件,主動為企業進行人才的搜索與人才的確認和匹配,再將人才建立推薦到企業面前,為企業和人才搭建相互溝通的橋梁,切合實現人才與企業的對接。使“伯樂”在最短的時間內找到中意的“千里馬”,為求職者與企業構建一個真正的互動求職交流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