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自然語言處理(NLP)領域的頂級會議ACL 2020公布了論文評審結果,微信7篇文章被收錄;而人工智能領域的頂級會議IJCAI 2020前不久公布的收錄結果里,微信也有2篇文章被收錄。微信在國際頂級會議上頻繁的出色表現,也代表了其在人工智能領域的強大實力。
ACL是自然語言處理與計算語言學領域影響力最大、最具活力的國際學術會議之一,由計算語言學協會主辦,每年都會有眾多頂級學術機構和科技企業如斯坦福大學、谷歌等,在會議上提交在自然語言處理、人工智能、機器學習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IJCAI則是人工智能領域的首個國際學術性會議,備受國內外人工智能領域學者重視。

ACL 2020可謂是ACL史上最火爆的一年,來自世界各地的論文投遞超過3000篇,最終被接收的論文共779篇,接收率僅為25.2%。微信共有7篇文章被收錄,覆蓋機器翻譯、信息抽取、對話系統等領域,研究成果服務騰訊小微、微信翻譯等多項業務或功能。
在今年的論文接收率低至12.6%的IJCAI 2020中,微信的2篇論文被收錄,主要關注的領域為工業級智能推薦系統。據了解,兩篇論文的相關研究成果均來自微信看一看業務。微信團隊表示,將會通過技術的精進不斷提升優化業務體驗。

在人工智能領域,微信一直在不斷進行基礎研究,并取得了相當亮眼的學術成果。在ACL 2019中,由中科院計算所和微信AI等團隊合作的文章“Bridging the Gap between Training and Inference for Neural Machine Translation”,更是獲得了最佳長論文獎項(Best Long Paper),這也是中國大陸第一篇獲此獎項的文章。而在19年10月,微信也憑借基于NumNet+模型,超越谷歌獲得了DROP閱讀理解榜單第一名。2020年截至目前,微信AI技術團隊的學術成果已經在各個頂會或期刊中獲得收錄與認可。

除了在基礎研究領域取得了優秀的成績,微信技術團隊也積極將技術升級運用在產品之中,不斷打磨產品體驗。例如,微信智聆語音轉文字技術每天處理超過4億條語音,語音識別正確率達到97%,而此技術在微信語音輸入、語音轉文字、王者榮耀、QQ音樂等產品中都提供了技術支持。而專注智能對話和NLP的微信智言,則以騰訊小微開放能力為核心,為除了家居硬件、PaaS、行業云和AI Bot等領域提供技術支持,讓人與機器以最自然、最便捷的方式交流溝通。微信看一看功能也將人工智能領域的最新技術應用于內容推薦,挖掘建立人與人、人與世界之間的聯系,為用戶提供更便捷的信息獲取方式。

5月19日,國新辦舉行新聞發布會,科技部高新技術司司長秦勇在發布會上表示,科技部一直高度重視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把落實規劃的各項部署作為一項重要任務,下一步將加快規劃任務的落實,加大對人工智能技術發展的支持力度,特別是要進一步加強基礎理論和關鍵技術的研發。
對此,微信團隊表示,將在未來持續加大對人工智能領域的學習與投入,進一步加強基礎理論和關鍵技術的研發,以技術之力開拓更多場景、優化產品體驗、帶動行業服務。除此之外,不斷為人工智能領域培養高精尖的人才,保持人工智能技領域的可持續發展。
特別提醒:本網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若本網有任何內容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系我們,本站將會在24小時內處理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