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今年最火熱的創業風口,自然當屬共享單車。先后30多家企業入局,行業巨頭的ofo、摩拜更是多次獲得上億級的融資。
不過,從6月第一家共享單車企業宣告倒閉開始,這個行業也開始從狂歡的上半場進入到淘汰制的下半場。
不僅是那些體量小的公司,就連一直爭奪老三的哈羅單車、小藍單車和酷騎單車也都沒有逃過被收購、資金斷裂、押金難退的命運。
小玩家散場后,巨頭們的較量似乎顯得更為激烈。
開始時是旗鼓相當,但從最近多份數據報告中呈現出的距離拉大,似乎在預示著距離共享單車“大一統”不遠了。
全球權威第三方數據公司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詢)最新發布了《2017年夏季中國共享單車市場研究報告》,其中顯示:中國常用的共享單車品牌中,ofo小黃車與摩拜在活躍用戶份額占比上位居一二,分別占53.9%和34%。

獵豹發布的相關報告中顯示:ofo的活躍滲透率為0.9419%,居行業第一,摩拜單車活躍滲透率為0.8742%,排名第二。

艾瑞咨詢發布的9月月度數據中亦顯示,在月度活躍用戶規模上,ofo增長至7144.06萬,摩拜為6643.21萬。
月度總使用次數上,9月ofo達17億次左右,摩拜約8.7億次。

從以上數據中,我們除了看到ofo與摩拜占據了各大榜單的頭兩名之外,更值得注意的是,其二者的數值差正在逐漸被拉大。
比如說,從艾瑞報告中的月度總使用數上來看:今年1月,摩拜的使用量是高出ofo的。但在2月被ofo反超,不過二者差距甚微。直到6月,摩拜月總使用量的下降與ofo的急劇上升,使得兩者間產生了較大的差距。雖然之后摩拜有平穩上升,但抵不住ofo的強勢發力。
為何ofo小黃車可以在半年時間里,不僅實現反超,還能狠甩對手? 筆者從以下三個方面做出分析。
產品的迭代與升級
此前,眾所周知小黃車最受詬病的就是車身質量與智能車鎖。對此,ofo積極做出了反思與迭代。
不僅一次次地升級招牌“小黃車”,推出了好騎不費勁的最新款“ofo Curve”,而且還同步推出了公主車、肌肉車、復古二八車等有意思的車型,深的用戶喜歡。
除了車身之外,ofo小黃車最大的變化莫過于對智能鎖的改善。
從最開始的按鍵開鎖到掃碼開鎖,小黃車用實踐追趕上了對手的腳步。同時,還推出了NFC智能鎖和全球首款NB-IoT物聯網智能鎖。
據了解,在ofo的最新款單車“小黃蜂”上就搭配了這種智能鎖,只需要打開藍牙,用手機貼近車身即可秒開鎖。

海外市場的角逐
除了實現自身產品的升級之外,ofo還迅速地席卷了海外市場。
目前,ofo小黃車已在英國、美國、澳大利亞、泰國等全球17個國家和地區展開運營,在海外市場累計投放超過30000輛單車。預計到年底,ofo將服務全球200個城市,進入20個國家和地區。
從選擇的城市不難看出,ofo小黃車盯緊的海外市場都是中國游客或華人較多的城市。這樣的好處是,能夠通過國人用戶作為依托,使小黃車出海時天生自帶一批用戶,并能夠通過首批用戶的帶動,增加海外用戶對ofo小黃車的了解與認可。
這也不難解釋ofo小黃車每個月都有如此多的新增用戶,畢竟小黃車的市場已經延展到了世界各地。
強強聯手布局生態
ofo小黃車不僅是重視自身的發展與布局,還與滴滴出行、螞蟻金服等聯手,為用戶打造更好的出行體驗。
在今年4月,滴滴出行宣布在APP上新增了“ofo單車”入口,用戶可通過滴滴直接使用ofo。
不僅如此,滴滴公交的實時查詢產品還將在算法模型中加入ofo的行駛路線,通過人工智能技術為用戶規劃騎行和公交的最佳接駁方案。
也就是說,當用戶打開滴滴出行時,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出行方式,并定制實施路線。
另外,ofo還與螞蟻金服達成協議,不僅可以使用支付寶入口掃碼騎車,還能獲得芝麻信用的授權——芝麻信用650分以上,相關城市的用戶可免押金騎行。
據ofo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小黃車日訂單已突破3200萬,相比去年同期,日訂單量增長遠超31倍。
如此迅猛的發展,與ofo小黃車在用戶體驗、產品迭代和市場開拓等方面做出的努力息息相關。
共享單車最終是否也會如同當年的“百團大戰”、網約車大戰一樣實現“大一統”?不得而知。但至少ofo小黃車有市場、有用戶、有技術無疑已占據了絕大優勢,剩下的就交給時間,拭目以待。
特別提醒:本網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若本網有任何內容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系我們,本站將會在24小時內處理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