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發展改革委對2016年7月會同有關部門印發的《推進“互聯網+”便捷交通 促進智能交通發展的實施方案》做出目前相關各項工作取得進展的階段性總結。其中在第五條總結“運輸服務新業態廣泛形成”中,發改委點名表揚了以ofo和摩拜為代表的共享自行車為城市交通中短距離出行、解決“最后一公里”提供了有力支撐。
2015年6月啟動以來,ofo已成為國內規模最大、覆蓋最廣、市場占有率最高的共享單車平臺,擁有超過100萬輛共享單車,提供1億次共享單車服務,為全國33座城市近1000萬用戶提供便捷的出行服務。目前,ofo在各大平臺的下載量、用戶量、單車數量、日訂單量、每輛車日均使用次數等各項指標均占據市場第一位置,而在2016年末完成了C2輪融資的ofo也是全球估值最高的共享單車平臺。
從今年春運開始,為緩解各地車站、機場等交通樞紐人流量集中,尤其在熱門旅游城市的景區周邊,以及市內公交地鐵無法觸達的“最后一公里”處出行難、打車難的問題,ofo率先于1月26日至2月2日春節黃金周期間,聯動全國已覆蓋ofo共享單車服務的城市,共同啟動“百萬單車免費騎”活動。不但有助于緩解上述問題,同時也將進一步普及全民綠色出行理念,提高全民環保意識。
在積極解決春運期間最后一公里出行難問題之余,ofo還積極與多個城市地方政府開展合作,為城市基礎設施服務搭橋鋪路,普惠民眾。據了解,2016年12月9日,ofo宣布正式登陸深圳,通過與深圳地鐵戰略合作,雙方在深鐵集團地鐵站點地面出入口劃定ofo停放專區,同時ofo還協助有關部門進行非機動車輛的秩序維護,幫助解決自行車亂停亂放問題;12月10日,ofo登陸廣州,與廣州市海珠區政府建立戰略合作,在初期投放6萬輛自行車,并計劃逐步與海珠區高等院校和大數據、物聯網等相關行業企業開展技術支持與協同創新合作;今年1月中旬,ofo正式登陸重慶,并與重慶市沙坪壩區人民政府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將共同打造創新城市應用生態,在大數據應用、智慧低碳城市建設等多個領域開展合作。
正如海珠區科工商信局副局長易凱所說,網約單車是互聯網+綠色發展的踐行者,與海珠“生態立區、推崇綠色環保低碳生活”的理念不謀而合。因而ofo能夠獲得多個地方政府的合作支持與國家發改委的贊揚肯定也在情理之中。
事實上,ofo發展至今,身體力行的向外界詮釋了什么才是真正的共享單車模式,ofo從成立之初就定位為單車與用戶之間的連接者,而非生產者。看上去樸實無華的ofo單車,相較友商的重模式,每輛ofo單車車只需要完成1 .5單/天就可以覆蓋所有的車輛折舊與公司運營成本。因此不同于其他同行還在燒錢換規模,ofo已經在合肥、廈門、昆明等城市實現了盈利。
除此之外,相比于其他高造價、免檢修的同行,ofo這個線下運維團隊反而是政府所最關注的。目前ofo與政府的關系最為融洽,這與其線下運維團隊通過對ofo單車的停放安排直接對市容市貌帶來的積極影響有著直接關系。
更重要的是,目前ofo已在美國舊金山、英國倫敦、新加坡等地開始投放車輛了。這意味著第一個真正意義由中國首創的互聯網商業模式,正在以同心圓的方式輻射到國外,真正影響全球。
特別提醒:本網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若本網有任何內容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系我們,本站將會在24小時內處理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