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7北京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即將召開之際,格林納達駐華大使丹尼斯·安東尼透露,格方有意向中國提供更多的基于旅游的合作項目。目前,中國的共享單車運營商Greenbike已確定將于年底前在格方部署旅游共享單車。
爭搶海外空白市場:加勒比海
據招標通告顯示,作為共享單車的海外空白市場,加勒比共同體能源部門之所以倡導引入共享單車租賃業務,一方面是基于為大量游客提供便利,提升游客的旅游體驗;另一方面也是出于改善當地環境的考量。據悉,當地政府計劃于2020年前將清潔能源普及率提高到60%。
加勒比海地區是全球知名的高端度假勝地,僅以旅游業為例,該區域2016年的游客總人數即達5500萬人次。其中郵輪游客2630萬人次,占到了全球郵輪游客的33.7%,這也造就了加勒比海地區對包括自行車在內的各種交通工具都有著相當規模的需求量。據了解,目前格林納達的游客在境內主要以租車和乘坐票價較便宜的小型巴士為主,巴士的擋風玻璃上標有目的地,但沒有固定的停靠站點,司機可在游客指定的任何地方停靠。有分析稱,格林納達的巴士通常處于擁擠繁忙的狀態,在一定程度上對游客和當地居民的出行效率造成了影響。在此背景下,共享單車模式的引進可在一定程度上方便游客短途出行,縮短游客的步行時間。
此外,加勒比巨大的旅游客流量也造就了當地潛在的巨大共享單車市場。據預測,如果50%到訪游客選擇單車旅游,每個游客使用3-5次,以每次租賃10美元計算,加勒比海地區每年共享單車使用1.2億人次,年均市場規模將達12億美元,將為當地政府和經營企業帶來豐厚的收益。不過,目前,格林納達的街頭還未出現旅游共享單車,首批1000輛單車將于下月到達安提瓜島。截至今年底,20萬輛Greenbike旅游共享單車將在加勒比地區的15個島國全部部署到位。
共享單車紛紛出海
共享單車不光在國內城市火熱,現在各家紛紛走出國門,將戰火燒到更為廣闊的海外市場。事實上,公開信息顯示,摩拜已于3月底登陸新加坡,今年計劃覆蓋全球100個城市;ofo已經陸續登陸了美國、英國、新加坡,布局了全球100座城市;小藍車已經登陸了美國和英國。多家共享單車企業就已經在悄然布局海外市場。

ofo目前為全球4個國家100座城市提供超過10億次出行服務,城市覆蓋數是摩拜單車的2倍,超過行業第2名到第10名的總和。去年年底,ofo率先公布其海外戰略,宣布進入美國、英國、新加坡,成為第一家在海外開啟運營的共享單車平臺,并在新加坡等地確立領先的市場地位。在新加坡,ofo發布全球首款變速單車,變速功能和抱剎性能適應“花園城市”的騎行需要,ofo還與新加坡國立大學合作,后者為ofo設立了專有停車點。
“今年3月底,摩拜單車在新加坡正式運營,目前已在全球50個城市投放近300萬輛共享單車,累計完成騎行6億次。”摩拜單車相關負責人介紹道,目前摩拜單車還與新加坡國立大學、新加坡陸路交通管理局等密切合作,探討共同完成城市配套設施,建立“摩拜推薦停車點”等。摩拜單車相關負責人則認為,面對全新的海外市場,摩拜單車運營的關鍵在于進入城市前的周全調查和投放車輛后的精細化管理,“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獨特的交通需求,必須仔細研究當地市場狀況。”
bluegogo COO孫冶表示,bluegogo今年1月已經在美國舊金山試運行,和悉尼等地的政府也在溝通和接觸中。“我們認為無樁共享單車的模式雖然起始于中國,但需求卻是全球性的,我們希望把中國制造帶出海。”
摩拜ofo“出海不順”
5月2日,艾瑞咨詢發布了《2017 年中國共享單車行業研究報告》, 海外市場自行車售價相對較高,但用戶需求旺盛,為共享單車出海提供良好市場機會;同時,海外市場相對高的客單價將會幫助共享單車企業提升盈利能力,但政府監管、水土不服等問題又是這些出海企業不得不面對的問題。目前,摩拜單車、小藍單車等都已在布局海外市場,而據了解,出海的共享單車發展情況不算特別好。
而且,業內也是質疑聲不斷:一種觀點表示,共享單車在國內還沒走向成熟,就迫不及待走向海外有欠考量,此時布局海外市場,面對的可能將是比國內更加嚴峻的挑戰。。據報道,ofo與摩拜在海外的共同目標地新加坡,對于共享單車的態度似乎不盡如人意。大量由中國生產的單車將會被摩拜和ofo投放到新加坡還有其他國外市場中去,首先,二者會進行激烈的海外競爭;另外,“走出去”的摩拜和ofo目前都遭遇到了“水土不服”的問題,
新加坡官員日前表示,將重新仔細評估政府支持的公共單車的投放計劃,并研究是否應進一步擴展。有媒體將此番言論解讀為新加坡政府對于中國共享單車企業“飽和投放+隨手停放”的做法不甚滿意。新加坡是世界上公共秩序管理最為嚴格的國家之一。隨著投放數量的增加,必然會引起矛盾。新加坡部分區域投放的ofo小黃車已經引起了當地企業的不滿,指責單價極低、未繳納公共場地使用費的ofo不公平競爭。
同時,在美國舊金山的“小藍車”也遭到了嚴重阻擊。年初,在得知小藍車將在舊金山投放上萬輛無樁單車后,舊金山市政部門便給小藍車CEO李剛寫信,反復提及“公共路權”,并提出包括經營活動不許與現有法律和特許經營協議相沖突等多項要求。甚至還有官員痛斥小藍車為“流氓企業”并威脅將采取嚴苛處罰,以懲治無樁單車亂停亂放,保護城市路權,防止大街變為垃圾場。
行業專家支招共享單車:完善運營模式很關鍵
在管理制度差異方面,目前,共享單車企業在國內和國外市場運作方面的最大不同在于,很多海外國家為保證城市街道的美觀和通行秩序,通常會在允許共享單車進入街道之前,根據市場需求、當地政策以及區域劃分,提前預計可投放車輛的限額及停車位,為此,企業在國外需先向相關部門申請牌照后再投放車輛,而在國內往往是先投放車輛再申請牌照。
對于上述問題,互聯網分析師、大咖網CEO馮華魁表示,未來企業應針對國外市場的差異性對癥下藥,制定合適的運營模式。以英國和新加坡為例,英國的相關法律規定,夜晚騎車不開啟車輛的照明燈將被視為違法;新加坡的法律則規定騎自行車必須佩戴頭盔。各國的政策性差異要求企業要根據不同地區具體的管控法規,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每進入一個市場首先要遵守當地規則,對當地人們騎行的愛好、交通規則等方面做好充分的調查和分析之后,再來選擇投放城市、訂制適用的車輛。
此外,在運營成本方面,目前國內共享單車產品還不夠精進,內容管理還不夠精細,大部分企業在國內大型城市剛剛起步,還未在中小型城市探索出適合的盈利模式,在這種時候貿然出海,經營難度會倍增。有業內專家指出,巨額的運營維修費用和造車成本過高是導致美國本土企業難盈利的重要原因,也是中國企業需要面對的問題。據了解,美國每制造一輛共享單車的成本是300美元,成本約為我國的3倍,如果將國內制造的單車運輸到海外,則需支付大量的關稅,大大增加了運營成本。
ofo的相關負責人表示,ofo在選擇跨國經營的國家時,會優先考慮市場較好的歐美國家,目前ofo已經實現在美國、英國、新加坡三個國家的跨國經營。同時,共享單車在國外也是較為新鮮的事物,經營模式同國內一樣,都是自主運營,但在經營的同時要注意與當地政府協作,并考慮當地群眾的接受程度。在對國家和城市的騎行文化、城市道路、交通設置、基礎設施等綜和因素進行系統了解后,再有針對性地投放個性化車輛。
總之,拋開資本的亢奮和焦灼,除了投放競爭之外,共享單車企業只有在不斷更新迭代的技術浪潮中站穩腳跟,才有可能在新的市場競爭中穩步向前。
特別提醒:本網信息來自于互聯網,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若本網有任何內容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系我們,本站將會在24小時內處理完畢。